特殊的普通合伙組織內部追償和劃分責任
一、對外部第三人的責任承擔方式
(一)主體清償規則
這并不是特殊的普通合伙企業所獨有的,而是所有的合伙企業對外承擔債務時都應當遵守的基本原則。所謂主體清償規則,又稱合伙財產優先清償規則或者窮盡合伙財產規則,是指合伙所與第三人之間為設立民事法律行為所發生的債務,應由合伙所作為債務的清償主體,首先以合伙財產進行清償。主體清償規則,是由合伙所作為獨立的民事主體地位所決定的。用來清償合伙債務的合伙財產包括合伙人的出資和合伙積累的各項資產。
(二)合伙人對外所要承擔的責任
如果合伙財產已經足夠對外部第三人的債務進行清償,則“對外”的責任承擔完畢,轉為內部的責任劃分。如果合伙財產不足以清償合伙債務,就需要追究合伙人的個人責任。這種個人責任的承擔按照是否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合伙人”可區分為兩種情形:
1、非故意或重大過失的情形
在“執業活動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合伙企業債務”的情形,全體合伙人之間仍需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這種“無限連帶責任”是合伙人在特殊的普通合伙企業組織形式下承擔個人責任的基本原則,除非存在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它才發生改變。
2、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的情形
此種情形下,對外未被清償完畢的債務應該由“在執業活動中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合伙企業債務的”合伙人來承擔。如果合伙人是單個的,他就要承擔無限責任;如果合伙人是多個的,他們就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這其中的任意一個合伙人都負有以自己的個人財產對剩余合伙債務承擔全部清償責任的義務。
其他合伙人由于不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較之普通合伙企業,特殊的普通合伙企業制度對他們的責任承擔范圍是有所限制的:他們僅僅以其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為限承擔責任,事實上在適用“主體清償規則”時,他們就相當于已經履行了責任,之后外部債權人并沒有權利要求他們來承擔其他的個人責任。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的對外承擔責任的方式是法律進行強制規定的,也是選擇特殊的普通合伙企業組織形式下必須要遵守的,它不能夠通過合伙協議的其他約定而改變。
二、內部責任的承擔方式
《合伙企業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合伙人執業活動中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合伙企業債務,以合伙企業財產對外承擔責任后,該合伙人應當按照合伙協議的約定對給合伙企業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可見,如何完成內部追償以及其他責任分配,需取決于合伙協議的約定。同時,法律對于“非故意或重大過失”情形下的內部責任承擔方式并未規定。我們認為,在“故意或重大過失”和“非故意或重大過失”兩種情形下,合伙協議應該具有不同的考量。
1、存在合伙人“故意或重大過失”的情形下
在這種情形下,由于對外首先以合伙財產承擔了責任,“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合伙人可能并未實際承擔個人責任。因而我們認為,出于對合伙人質量和風險意識的警示以及對其他無辜合伙人權益的保護,應當要求“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合伙人對合伙企業進行賠償。由于無辜合伙人對外承擔責任的范圍僅是其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因而這里要求追索的主體當然就應是合伙企業,即由合伙企業而不是其他合伙人來要求“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合伙人進行賠償。但是還要考慮到一些特殊的情形:例如“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合伙人若是首席合伙人,其作為合伙企業的法定代表人,由他代表合伙企業來起訴自己是極其困難的,因而對這種情形要有特殊的應對之策。此外,對于多個“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合伙人內部責任劃分也可以在協議中有所體現。
由此,建議合伙協議作出如下約定:合伙人在執業活動中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所造成的事務所債務,如以事務所財產對外承擔責任,該合伙人對給事務所造成的損失承擔無限的賠償責任。若事務所怠于提出賠償要求的,可以按照程序召開臨時合伙人會議要求首席合伙人代表事務所提出賠償要求,首席合伙人拒不執行的,可以更換首席合伙人;存在多個“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合伙人時,其對事務所造成的損失承擔無限連帶的賠償責任,其內部按照責任或者過錯程度協商劃分承擔比例,協商不成的,平均承擔。
2、“非故意或重大過失的情形”下
非故意或重大過失的情形,也存在向參與該項執業活動的合伙人追償的問題。但是我們認為,在該種情形下,由于合伙人并不存在明顯的主觀過錯,而“輕過失”本身又是其他
合伙人所能夠預料和承受的,基于合伙企業“人合性”的考慮,在以合伙財產承擔責任后,合伙企業不宜再進行追償,損失由合伙人共同承擔。
由此,建議合伙協議作出如下約定:合伙人在執業活動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合伙事務所債務,由全體合伙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合伙企業以合伙財產對外承擔責任后,無權要求參與該執業活動的合伙人進行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起訴書由誰寫
2021-02-03司法賠償案件不公開質證應當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5民法典規定請求撤銷婚姻時效是多久
2021-01-03這些關于欠條,借條,收條的法律常識你必須了解
2021-01-19不安抗辯權什么時候行使
2021-01-16離婚夫妻財產房屋分割問題
2020-12-23怎么申請脫離親子關系,有哪些法律途徑
2021-01-05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工作多久視為建立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4勞務外包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05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豪車車主為省修車費騙保構成什么罪
2020-12-25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