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半年土地賠償款一方還能分割嗎?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征地補償款是對被征地農民因失去耕地的補償,是失去土地的農民今后的生活保障和主要依靠,征地補償款界定為夫妻共同財產是不公平的,不應當按照共同財產進行分割,應歸失去土地的一方所有。
理由如下:
1、土地補償款的取得具有人身專屬性,不具有該集體經濟組織資格的人,不應享有土地補償款的分配
認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屬于其個人財產的前提條件——該財產須具有人身專屬性。只有具備本村集體組織成員資格的人方可取得土地補償款,夫妻一方因具有本村集體組織成員資格,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補償款是對夫妻一方因土地征收、喪失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一種補償,具有專屬于特定人身的性質。
2、從保護失地農民角度來說,土地補償款應作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
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款、安置補償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從立法目的解釋來看,土地補償款的實質是對失地農民今后的一種生活保障和主要依靠,不屬于對共同財產作出的規定種類。土地對于農民來說,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從一定程度上講,它是農民最大和最后的保障,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土地補償款實質是對失地農民這一特定身份人群的一種生活保障,是失地農民今后生活的主要依靠。
綜上可知,土地補償款對于農民來說,其重要性相當于與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對于身體受到傷害一方的重要性,理應作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處理。
二、相關規定
土地補償款的取得具有人身專屬性,尹某不具有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不應享有土地補償款的分配
認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屬于其個人財產的前提條件——該財產須具有人身專屬性。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之規定,只有具備本村集體組織成員資格的人方可取得土地補償款,夫妻一方因具有本村集體組織成員資格,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補償款是對夫妻一方因土地征收、喪失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一種補償,具有專屬于特定人身的性質。
在近幾年中我國的離婚率也是不斷的上升,那么在處理和解決離婚案件時也是需要將夫妻的共同財產進行平均分配,在分配時一般會按照男女平等以及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去執行,如果說雙方對分配的比例出現了爭議后也是可以通過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來解決的。
離婚土地補償標準中的補償費能否作為共同財產分割?
土地補償款離婚分配可以平分嗎?
最新離婚財產分割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1-03-23工傷認定時間規定有多久
2021-01-02親屬在婚姻家庭法上的效力有哪些
2021-01-09交通事故處理程序有什么流程
2021-01-19第一查封人有優先受償嗎
2020-12-30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父母可以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嗎
2021-02-18贍養糾紛調解技巧有哪些
2020-12-24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合同法中債務可以抵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定
2020-12-06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0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