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工傷鑒定的手續
個人提出書面申請→單位審查后,向勞動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填寫鑒定表,并提交原始資料→調查→組織醫療鑒定→定級、發文。
1、由工傷職工所在單位填寫《勞動鑒定申請表》,申請勞動鑒定。特殊情況,職工可直接申請;
2、提供歷次病、傷、殘醫院治療的原始病歷,屬因工傷殘的,需持工傷事故調查報告及有關材料;屬職業病的,需持衛生部門授權的職業病防治所(院)提供的診斷資料;屬精神病的,需持精神病院的診斷資料;其它情況的,需持有說服力的證明等報勞動鑒定委員會;
3、勞動鑒定委員會應認真審定申請及附件材料,對資料不全或情況不明的不予受理;
4、對符合條件的,統一安排鑒定,并把鑒定的時間、地點、人員提前通知企業及有關人員;
5、勞動鑒定委員會應當委托符合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或者聘請有鑒定資格的醫生組成專家組對被鑒定人員進行喪失勞動能力的醫學診斷;
6、專家組對傷殘、病殘職工的狀況,寫出定性、定量的診斷意見,由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傷病或傷殘等級,并發給等級證明書。勞動鑒定委員會應將鑒定結果及時通知企業和被鑒定的職工;
7、職工對勞動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向當地勞動鑒定委員會辦公室申請復查;對復查結論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勞動鑒定委員會申請重新鑒定。重新鑒定包括定期復查鑒定和處理爭議的復查鑒定。一是,第13條有“定期復查傷殘狀況”的規定,主要是鑒定結論以醫療期滿本次致殘結局為依據,而殘情有合并癥的還要進一步治療,有一些殘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加重,對此,進行定期復查并做出等級變更結論是必要的,這有利于職工和企業。目前定期復查的期限暫由各地規定。二是職工對本次鑒定結論不服的問題,按照第57條規定,職工可以申請復查,復查鑒定后還有疑義的,可以申請上一級勞鑒會重新鑒定,省級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當然不意味著省級結論永久不變,到定期復查時仍可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變更。復查鑒定最終結論由省級勞動鑒定機構作出。
工傷職工及其家屬因申報工傷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按照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辦理;與勞動行政部門或工傷保險經辦機構發生爭議的,按照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有關法律、法規辦理。
二、再次鑒定
第二級勞動能力鑒定機構為省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不能再要求重新鑒定。
傷病鑒定辦理程序:企業職工發生工傷事故,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在醫療終結或醫療期滿后,患職業病的職工經市衛生防疫部門作出診斷證明后,企業應填寫企業職工工傷(職業病)致殘人員鑒定表(一式三份),向所在地的醫務勞動鑒定機構申報鑒定,并持工傷事故報告書和有關材料或持職業病防治機構出具的診斷證明材料,進行傷殘等級、護理依賴等級及勞動能力喪失程度的鑒定。
1)、受理:申請表及相關資料經審查符合規定發放受理通知書。
2)、發放:鑒定中心轉回鑒定結論后10日內發給企業及職工。
辦理時限:自受理之日60天特殊情況90天辦結。
三、收費標準
收費標準:勞動能力鑒定費每人一般200元,詳細請咨詢當地勞動鑒定機構收費標準。對鑒定結論提出異議申請復鑒,復鑒發生變化的,鑒定費由勞動鑒定機構支付;復鑒等級仍維持原結論的,鑒定費由申請復鑒者自付。
四、工傷鑒定釋義
工傷鑒定是在申請工傷鑒定的職工被認定為工傷的基礎上,在其醫療終結或醫療期滿之后,由縣以上勞動鑒定委員會對其進行的評定傷殘等級的行為。
廣義的工傷鑒定包括勞動能力鑒定和致殘等級鑒定。窄義的工傷鑒定指致殘等級鑒定。
勞動能力鑒定也稱勞動鑒定,是指勞動者在生產工作中因種種原因造成勞動能力不同程度的損害,致使勞動者在部分、大部分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有關部門在醫學方面對其做出的鑒別和評定。通常情況下,我國的勞動能力鑒定工作只負責因工傷或因病而導致的勞動能力鑒定問題。
致殘等級鑒定也稱工傷評殘,是勞動鑒定委員會在勞動能力鑒定技術小組認為工傷職工喪失勞動能力,需要評殘的基礎上,依據《職工工傷和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對因工負傷或患職業病的職工傷殘后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和依賴護理的程度作出的判別和評定。一共有十個級別。
勞動鑒定與工傷評殘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從性質上來說,勞動鑒定是工傷評殘的基礎。從程序上來說,是先鑒定后評殘。從范圍來說,勞動鑒定更大一些,即除對工傷(含職業病)進行鑒定外,還包括對因病或非因工負傷導致的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其主要職能是從醫務方面對勞動者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的狀況進行鑒定。而工傷評殘相對來說更專業、更嚴格,其職能是對工傷和患職業病職工永久喪失勞動能力的狀況進行的鑒定。二者的工作程序和判別依據也不同。但對于明顯的工傷(含職業病)案例來說,工傷評殘可以與勞動鑒定同時進行。
職工在工傷醫療期間內治愈或者傷情處于相對穩定狀態,或者醫療期滿仍不能工作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評定傷殘等級并定期復查傷殘狀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贈與的房產可以賣嗎
2021-01-22競業限制是否對所有員工都適用
2020-11-10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辭退職工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24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靈活就業保險交多少年
2021-01-23我國保險理賠低效率是否低
2021-03-14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是履行財產保險合同的首要原則是什么
2021-02-03關于熊孩子小區內刮花車案件分析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