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權當事人必須在規定期限內行使撤銷權,但具體期限不同。在可撤銷合同中,撤銷權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合同保全中,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但自債務人行為之日起五年內未行使的,合同解除權消滅為平衡和保護合同雙方的利益,維護市場交易安全和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合同法》賦予當事人撤銷權,但撤銷權的行使并不是沒有期限的權利,它有法律規定的行使期限。撤銷權人逾期不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當事人不得再以解除理由為由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解除合同。
應當注意的是,根據《合同法解釋》第八條(一),行使撤銷權的期間為排除期和固定期,不存在中止、中斷或延期的任何后果。但是,合同法與民法通則在合同解除權行使的起點上存在一些差異。
根據合同法第55條,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期限為一年,根據《民法意見》第七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計算,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成立一年以上,當事人要求變更、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取消合同的后果是什么?合同雙方根據合同規定解決合同爭議。如果合同被仲裁裁決或人民法院裁定無效或合同被解除,將產生以下法律后果:
(1)返還財產。財產返還是指合同被依法裁定無效或撤銷后,雙方當事人要求對方返還投資財產的權利,而接收方依法負有返還義務。要求返還的權利和返還的義務是指雙方應當恢復合同履行前的狀態,而不是不履行合同造成的損失。損失賠償是指合同被依法裁定無效或撤銷后,雙方在履行合同過程中遭受的損失。賠償損失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負有返還義務的一方不能返還財產時,通過賠償損失的方式恢復合同履行前的原狀;二是合同被裁定無效或被撤銷后,雙方損失的賠償比例
(3)行政處罰。合同無效的,可以追回財產,并處行政罰款。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社會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所得財產為非法所得。違法所得應當依法追繳,并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情節嚴重,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合同簽訂后幾年內能否解除?只要合同符合解除條件,就可以撤銷。不符合撤銷條件的,無論簽署多少年,都不得依法撤銷。如果你想在簽約后取消合同,你應該做些什么來幫助自己?你可以向你的律師詢問如何做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抵押的房子能申請保全嗎
2021-02-12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繼承人可以放棄繼承遺產嗎
2020-12-16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內部調崗申請
2021-02-172020年疫情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4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交通意外險理賠會賠多少
2020-11-16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索賠期限
2021-01-18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如何被限制
2021-01-04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新農村建設危房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01門面房拆遷補償費用主要有幾項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