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是指合同生效后,以合同為基礎的債權債務關系因一方或雙方意思表示而消滅的行為。合同解除作為合同制度的一項法律制度,具有以下法律性質:
1。合同解除適用于有效訂立的合同。合同有效成立后,在履行完畢前,合同方可終止。可以被撤銷的合同和無效合同不受合同終止制度調整的約束。終止合同必須滿足某些條件。為了防止當事人濫用合同解除制度,維護合同的嚴肅性和社會經濟生活的穩定,法律規定,合同解除必須符合法律或約定的條件,禁止當事人任意解除合同。所謂法定解除,是指在法律規定的一定條件下解除合同的行為。例如,《合同法》第94條規定了五種情況。所謂約定終止,是指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終止合同的條件。當終止合同的條件出現時,合同終止。當然,雙方不必在訂立合同時同意終止合同,但也可以在事后協商一致終止合同。合同必須終止。我國法律沒有采用當然終止原則,即如果滿足合同終止的條件,合同可以終止。因此,如果當事人想要終止合同,他們必須有終止的行為。合同終止分為兩部分,一是雙方協商一致終止合同;第二種是有合法或約定權利終止合同的一方。解除方必須具有法定或約定的解除權,沒有解除權的解除不具有法律效力。合同解除的效力是以合同為基礎消除債權債務關系(合同關系)。理論上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合同解除權的效力是合同關系從一開始就終止。所謂合同關系自始終止,是指當事人有義務恢復原狀,即合同終止的效力具有溯及力。第二種觀點認為,合同解除權的效力在于合同關系將在未來消失。所謂未來合同關系的終止,是指合同關系在終止時終止,合同終止前的關系仍然存在,即合同的終止不追溯到過去。我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定,合同終止后,合同未履行的,應當終止履行;合同已經履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合同的履行和性質要求賠償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可以看出,我國合同法采用第一種觀點,即合同終止的效力具有溯及力
如果由于不可抗力導致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當事人可以終止合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的,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如果一方延遲履行其主要義務,且在被催促后的合理期限內未能履行,另一方可終止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沒有安置補助費合法嗎
2021-01-19網上立案可以撤回嗎
2020-12-08事實勞動關系主要包括哪幾種情形
2021-01-15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外包的意義
2020-12-16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20條與保險有關的高頻法律條文
2020-12-16無駕照發生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1-25保險合同內容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0轉讓保險標的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1-22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團體保險業務發展空間分析
2021-03-21草地、林地承包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