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的初始階段是從計劃經濟模式向市場經濟模式的過渡時期,一些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滯后,給經濟發(fā)展帶來了障礙等諸多原因,導致了許多糾紛。當事人在庭審中總是逃避責任,進行辯護,以免除自己的責任。豁免事由認定的差異是法官從不同利益角度考慮的結果。如何避免這種差異?即法官在審理此類案件時應正確確立適用原則。筆者認為,審判應當體現(xiàn)民法“合同自由”和“合同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以規(guī)范各種經濟交往的權利義務,最終實現(xiàn)“合同正義”。本文是筆者結合具體案例和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對合同責任豁免的理解和適用
I.豁免理由概述
豁免是指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由于合同中約定的法定免責條件和免責事由的出現(xiàn),將免除債務人履行義務
因此,筆者認為免責事由總是與一定的歸責原則和責任構成要件有關,這是基于既定的歸責原則和責任構成要件。由于免責事由的成立足以推翻根據(jù)責任構成要件對責任成立的判斷,實際上是對歸責原則和責任構成要件適用的否定。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即使債權人遭受損害,當事人對不可抗力的發(fā)生無過錯,不承擔責任。可以看出,不可抗力的出現(xiàn)否定了債務人有過錯的推定
豁免主體與責任構成要素之間在內涵上沒有區(qū)別。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存在豁免,則表明債務人沒有過錯,即債務人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因此,法律只需要明確承擔責任的條件,而不需要明確免除責任的理由,或者只需要明確免除責任的理由,而不需要明確責任的構成要件。作者認為這種觀點是不恰當?shù)摹C庳熓掠膳c責任構成要件不能相互替代。一方面,豁免理由應當與責任的構成要件相對應。如果沒有豁免理由,則難以限制責任范圍。當事人承擔責任的可能性很大,特別是當當事人沒有過錯時,也可能承擔責任,這不利于過錯責任的履行。另一方面,豁免事由的存在并不一定導致責任的豁免。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只會導致減少責任,但這是基于法律責任的存在
豁免的理由與辯護的理由并不完全相同。在侵權責任中,免責事由,如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自助等,是免責事由;然而,在合同責任中,抗辯的概念通常與抗辯的行使相同。所謂法律上的抗辯權,就是阻止對方行使權利的對抗權。抗辯權的前提是對方請求權的存在和效力。抗辯權的行使會導致對方請求權的消滅或延遲其效力,但并不免除債權人,因為在行使抗辯權時不存在違約和違約責任的問題,因此,這種抗辯和豁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免責是指合同責任中的不可抗力
免責是指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由于出現(xiàn)法定免責條件和合同約定的免責事由而不能履行合同的,免除債務人履行義務。法定免責條件和約定的免責理由統(tǒng)稱為免責理由。合同責任中的免責理由包括免責的法律理由和雙方約定的理由。雙方約定的免責條款包括雙方約定的免責條款和不可抗力條款。免責條款實際上是合同條款,不屬于法定免責事由,而當事人約定的不可抗力條款是對不可抗力法定免責條件的補充。在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前提下,如果發(fā)生這些商定的原因,法律承認它們具有豁免的效力。因此,為了在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和合同法的立法精神中要求當事人遵守合同,維護交易秩序,違約責任的免除一般應限于不可抗力(I)不可抗力的含義和范圍根據(jù)第153條規(guī)定的民法通則,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預見、不可避免和無法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預測性是基于現(xiàn)有的技術水平和普通人的預見能力;無法避免和克服的前提是事件已經發(fā)生,違約后果已經由事件的發(fā)生造成。各方已盡力避免或克服;客觀情境是指人類行為之外的客觀情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執(zhí)業(yè)十余年,為1000 當事人提供了專業(yè)的法律服務。對于各類離婚、繼承案件均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尤其擅長涉外婚姻家事案件。能夠抓住各方當事人的核心訴求,運用“訴訟 談判”雙管齊下的策略,推動問題的快速解決。性格平易爽朗、堅毅執(zhí)著,辦案干脆利落、靈活機變,深受當事人青睞,結案后經常收到當事人的錦旗和感謝信。 重視婚姻家事領域的學術研究和探討,加入中國法學研究會,擔任第十一屆北京市律師協(xié)會民法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參加相關的法律論壇,致力于婚姻家事領域的理論發(fā)展和實務操作。參與主編發(fā)布《婚姻家事法律服務行業(yè)白皮書》,為業(yè)內外人士提供專業(yè)數(shù)據(jù)和經驗參考。 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擔任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法律援助中心特聘講師,赴老年大學開展為老普法服務,深入社區(qū)開展普法講座,積極參與關愛自閉癥兒童公益活動。積極投身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普法節(jié)目錄制,為社會民眾普及法律。
私營企業(yè)要求的最低人數(shù)是多少
2021-01-04驗資報告費用要給多少
2021-02-17貸款融資可以置換股權嗎
2020-11-09互聯(lián)網上網服務營業(yè)場所經營單位不可以制作什么信息
2021-03-01商標侵權糾紛損害賠償該怎么算
2020-11-19網簽可以作為抵押物嗎
2021-03-12開車不小心撞到人被起訴產生的費用可以理賠嗎
2021-03-26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匯票承兌程序有什么
2021-03-20彩禮算是婚前財產還是婚后財產
2021-02-21老婆出軌離婚孩子歸誰可以探視嗎,撫養(yǎng)權判定條件
2021-02-17我國各省市交通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2021-02-01妻子不擇手段制造離婚證據(jù)
2021-03-24商業(yè)銀行到境外借款是否需要批準
2021-01-08老人在商場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2020-11-22劃撥土地沒房產證怎么過戶
2021-02-26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