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辭職后疑患職業病的
《職業病防治法》第五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安排對疑似職業病病人進行診斷;在疑似職業病病人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不得解除或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第(一)項也指出:“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即在勞動者屬于疑似職業病病人,且處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維持勞動關系不變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也是勞動者的法定權利。員工在不知自己已患疑似職業病的情況下,向公司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的,公司應當恢復與其的勞動關系。
二、隱瞞真相誘使員工辭職的
公司的行為構成欺詐。
欺詐是對《勞動合同法》確定的誠實信用原則的背叛,是指用人單位故意告知勞動者虛假事實,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勞動者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行為。公司為減少提成支出,誘使員工辭職,而員工因為不明真相而提交辭呈,明顯當屬其列。另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辦理相關手續、支付工資報酬、加班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達成的協議,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且不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應當認定有效。”
所以公司應與員工恢復勞動關系。
三、只向用工單位提交辭呈的
雖然《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所指的勞動者通知的對象僅僅是用人單位,而非用工單位。用人單位不同于用工單位,核心區別在于前者與勞動者是勞動關系,后者與勞動者則屬勞務關系。勞動者如果通知的是用工單位,則不能適用該規定。而本案的用人單位是派遣單位,不是用工公司。《勞動合同法》第五十八條指出:“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由于蔣*茹只是向用工公司提交辭呈,而沒有向派遣單位提交,決定了該辭呈對于派遣單位并不發生法律效力,派遣單位也不能將此作為蔣*茹向其辭職的依據,繼而拒絕收留蔣*茹,甚至向蔣*茹索要違約金。
如果你還有其他疑問的,歡迎在本網站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起訴到判決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28合同在爭議期間是否正常執行
2021-03-05對個人貸款業務進行監督的是誰
2020-12-23責令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1-03-23經濟犯罪是否應該取消死刑
2021-03-14企業破產法的最新解釋
2020-12-30企業受益人是法人嗎
2021-02-09股份、股票可否用于抵押
2021-01-14公司股東變更后還要承擔之前的債務嗎
2021-01-15訂婚后一方想退婚可以嗎
2021-01-04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基準價
2020-12-27勞動仲裁能保全公司財產嗎
2021-01-26贍養老人的繼子能分撫恤金嗎
2020-12-08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是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嗎
2021-02-07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見 證 書(處理公民財產事宜)
2021-02-23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事實勞動關系確認糾紛
2021-01-13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