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重組和搬遷是否意味著勞動合同的終止?
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因改制、搬遷等原因,公司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應當賠償損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勞動者或者向勞動者支付額外一個月的工資后解除勞動合同:……(3)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不成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協議。“《勞動法》第26條也作了同樣的規定。勞動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條款注釋》指出:“本條所稱客觀情況,是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其他使勞動合同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情況,如企業搬遷、合并、企業資產轉移等。“,但不包括導致經濟裁員的客觀條件。但考慮到實際情況和立法意圖,并非所有企業搬遷都適用解散的規定,但工作場所發生重大變化且無法履行勞動合同的搬遷可被視為觸發條件
勞動合同的簽訂基于簽訂時的各種條件。根據《勞動合同法》,工作場所是勞動合同的必要條款之一,這表明工作場所是一個重要的判斷條件。假設單位提前通知工作現場將發生重大變化,這將明顯影響員工在簽訂勞動合同時的決策。因此,如果勞動合同的簽訂未明確未來工作場所將發生重大變化,則單位搬遷應遵循《勞動合同法》第40條的規定,次要編輯整理公司重組、搬遷是否視為解除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事實上,雖然公司搬遷的原因可能很多,但無論公司是否自愿,都需要與員工溝通,把員工的意愿放在首位。如果您在這方面有更多問題,律霸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 堅 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嘉興職業技術學院聘用講師,執業于浙江合德律師事務所。早年畢業于云南大學,以優異的專業成績獲得法學、金融學雙學位,王堅律師經過全面系統法律理論和律師職業培訓,理論功底扎實。實踐中,具備全面系統的法律專業知識,熟悉訴訟、仲裁等法律程序,執業五年以來,先后辦理四百多件各類民商事、刑事案件,積累了豐富的實踐辦案經驗。擅長領域:保險、銀行、證券、物流、建筑工程、商品房糾紛,以及刑事辯護、交通事故等人身損害糾紛、各類經濟合同糾紛,曾辦理過多項涉及公司的非訴案件,擔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勤勉盡責,誠實守信,為您提供優質高效的專業法律服務。
被害人承諾的法律效力
2020-11-17蘇州傷殘賠償標準
2020-12-12離婚,五歲孩子可以選擇跟誰嗎
2021-02-08兒媳女婿有贍養義務嗎
2020-12-11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交通事故糾紛證據使用嗎
2021-02-13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如何認定
2021-01-02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在發展商處購房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產品責任險條款(涉外)
2021-02-14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如何計算財產險中的理賠金額
2021-03-1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4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