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在3日內向勞動者出具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證明。《勞動合同終止證書》或《勞動合同終止證書》應直接交付給工人。如果工人缺席,應將其交給同居的成年直系親屬簽字。難以直接送達的,可以郵寄送達,以已登記的詢價回執上注明的收到日期為送達日期。勞動者下落不明或者無法通過上述方式送達的,可以公告送達,并通過市、地級以上新聞媒體通知。自公告發布之日起30日內視為送達
勞動者失業的,用人單位應當在7日內向失業保險經辦機構移交失業人員名單和檔案。勞動者失業后,應當自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之日起30日內向其戶口所在地的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失業登記。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十一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天書面通知勞動者,明確給予勞動者辭職的權利。這個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無任何實質性條件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但只需履行提前通知義務(即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原勞動部辦公廳在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答復中還指出,勞動者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這不僅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而且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未經用人單位同意,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超過30天,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一方面應根據《勞動法》賦予勞動者絕對的辭職權,另一方面,第一百零二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終止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約定的保密事項,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原勞動部發布了《勞動法》第4條規定的相關勞動合同違約賠償辦法,明確規定了賠償范圍: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當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1。雇主為招聘支付的費用;
2。發包人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處理;
3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補償費用。
員工主動提出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后,部分員工不顧用人單位的補償要求,在書面通知用人單位30天后主動離職,用人單位未為員工辦理人事關系和檔案轉移手續,員工離職后人事關系和檔案長期保留在原用人單位;因此,員工無法辦理勞動保險,無法在新雇主中辦理出國政治考試手續,影響技術職稱評定,無法繼續學習,失去申請國家公務員的機會。因此,在與用人單位就解除勞動合同和賠償損失發生爭議后,員工應在60天內,及時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勞動爭議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供養親屬撫恤金期限如何計算
2020-11-11離婚后有關子女的探望問題如何規定?
2021-02-14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退婚還可以重新訂婚嗎
2020-12-13同居子女撫養協議樣本
2021-03-17離婚財產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4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政府可否要求撤銷行政協議
2021-03-01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離婚財產保全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3-21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怎么處理?
2021-02-12企業與什么樣的人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17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三責險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1-1560歲老人被撞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