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傷保險條例》,雇主應在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個月內申請工傷鑒定。用人單位未按照前款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應當在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對受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進行職業病診斷,工傷認定申請可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總體規劃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符合工傷保險規定,“第十四條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發生事故受傷
(2)在從事與工作場所工作有關的準備工作或最后工作時發生事故受傷工作時間前后(3)在工作時間內和工作場所遭受暴力和其他意外傷害(4)患職業病(5)因工作受傷或外出時意外失蹤(6)因機動車事故受傷(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申請工傷認定,單位應當在事故發生后30日內,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申請工傷認定,受傷人員或其家屬應在事故發生后1年內,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總體規劃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當工傷情況相對穩定時,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即傷殘鑒定),然后根據鑒定和鑒定結果享受相應的工傷待遇
工傷和傷殘鑒定處方多長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了申請工傷保險的時效制度工傷鑒定。職工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為職業病的,用人單位未申請工傷認定的,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或者自職業病診斷認定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區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按要求識別工傷,受傷員工或其直系親屬或工會組織可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診斷和治療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總體規劃區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職業病的鑒定。如果受傷工人或其直系親屬、雇主或工會組織超過一年期限提出工傷鑒定申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接受超過工傷認定期限的法律后果:
1.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受理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的工傷認定申請受傷人員或其直系親屬和工會組織,因此無法取得《條例》規定的工傷認定證書
2.傷者無法啟動勞動能力鑒定部門的勞動能力鑒定
3.如果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傷者無法從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工傷保險基金中獲得工傷保險待遇,綜上所述,申請傷殘鑒定的期限為30天,個人期限為一年。超過工傷認定期限的,不能取得法律、法規規定的工傷認定證書。因此,工傷認定越早越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如果您還有任何問題需要解決,可以咨詢luba.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協議簽訂主體包括政府部門嗎
2021-01-29虛假勞務派遣如何認定
2021-03-04訴請解除合同可以撤回嗎
2021-01-22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倉儲物應該怎樣驗收
2021-02-03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服刑人員能買保險嗎
2021-01-26保險法告知義務的問題是什么
2021-01-14簽土地承包合同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2021-02-14未征收的土地出讓如何處理
2020-11-18契稅等于土地出讓金嗎
2021-03-17土地轉讓的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09什么是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