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班途中,如果是發生交通事故的,屬于工傷,可以要求用人單位賠償,在上班途中發生的其他意外傷害,不屬于工傷,用人單位不需要承擔責任。
“上下班途中”發生意外可認定為工傷,這一規定早于2003年就已寫入《工傷保險條例》中。但在具體實踐中,對“上下班途中”這一概念各有各的理解。2014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00〕9號)就一直以來難有明確界定的“上下班途中”等工傷認定難題做了細化,明確職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傷屬于工傷的四種情形:(一)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二)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三)從事屬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四)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首先,對于這一條“上下班途中”的規定,重點就在于對“合理”兩字的理解。所謂“合理時間”是指具有正當性的時間,我們都知道上下班是有時間區域的,可能提早一點,也可能推遲一點,比如下班以后還要加班,或者等交通高峰時段過了以后再回家,這些都是合理范疇內的時間。所謂“合理路線”則是指日常工作中因所必須的活動而采取的路線,比如下班途中要去菜市場買菜,或者去接孩子,這些都是合理的路線。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認定工傷的情形,是依據《工傷保險條例》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這一條款。也就是說,職工必須是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即對方承擔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等情況,才能被認定為工傷。
第三,申請工傷認定是有期限要求,《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的,所在單位應該在30日內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如果用人單位未在此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工傷職工或其近親屬也可以在一年內,直接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在上班途中遭遇意外傷害的,可以向侵權人追償,要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賠償責任,雙方當事人可以協商。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中的抵銷權屬于抗辯權嗎
2020-12-27簽了裝修合同怎么解除
2021-03-03什么是動產質權
2021-03-15機械設備合同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09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保險條款的法律規定怎么樣
2020-11-14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保險合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變更
2021-01-08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2020-11-13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
2021-01-22武漢市建設工程意外傷害保險管理實施辦法(試行)
2021-01-09林地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