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人單位辭退、除名、解聘職工發生的勞動爭議,而對嚴重違反勞動紀律、不適合繼續在單位工作的勞動者,辭退是用人單位依法脫離單位的最嚴厲的行政處罰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曠工15日以上解除勞動關系的行政處罰,一年內超過三十日的,是用人單位對嚴重違反勞動紀律、規章制度的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行政處罰,或者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經教育、行政處罰無效,不符合開除、除名條件的。辭職是勞動者辭去原工作,離開原用人單位的一種行為。
自愿辭職是勞動者自行離開原工作崗位和原工作單位的一種行為。上述情況都會導致勞動關系的終止,這也是引發勞動爭議的一個重要因素
2.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等規定引起的勞動爭議,培訓和勞動保護
工資是勞動者在工作后應當得到的勞動報酬
保險主要是指工傷、生育、失業、撫恤金、病假待遇等,喪葬撫恤金和其他社會保險福利,是指用人單位用于補助職工及其家屬、組織集體福利事業的費用,培訓是指對職工在職期間的職業技術培訓和勞動保護指在勞動過程中為保證勞動者獲得適當的勞動條件而采取的各種保護措施,由于上述規定比較復雜,涉及勞動者的切身利益,不僅容易發生糾紛,但也容易導致矛盾激化
3.勞動合同引起的勞動爭議
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為建立勞動權利義務關系而達成的協商一致的協議
勞動合同在簽訂、履行、履行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糾紛,勞動合同的變更和解除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此外,勞動爭議根據勞動爭議當事人是否占多數,爭議內容是否普遍,可分為集體勞動爭議和人身勞動爭議。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應當在十五日內向法院起訴。逾期不受理的,法院不予受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的精神,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勞動爭議案件是提起訴訟的必要程序。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逾期不作出仲裁裁決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當事人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當事人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勞動爭議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1950年,勞動部頒布了《勞動爭議解決程序規定》,采用協商、調解、仲裁和人民法院審理程序處理勞動爭議。1956年至1986年,信訪制度用于處理勞動爭議。這就帶來了許多問題:人力物力的浪費和糾紛的拖延
改革開放以來,勞動爭議不斷增多。1987年7月,國務院發布《國有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暫行規定》,恢復了國有企業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后,勞動關系發生了變化,勞動爭議大大增加。1993年7月,國務院頒布了《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擴大到各企業,解決勞動爭議的辦法是什么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爭議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解決:(1)雙方可以自行協商解決。當事人自愿協商達成協議
(2)調解程序。當事人雙方不愿自行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自愿向企業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自申請之日起,暫停仲裁上訴期限,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應當在30日內結束調解。仲裁上訴期限自中止30日后次日起繼續計算,并自覺履行調解達成的協議。調解不成的,可以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庭應當先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作出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已經生效的仲裁、調解或者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也就是說,人民法院不直接受理沒有仲裁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向基層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程序審理,實行二審終審制度。法院審判程序是勞動爭議解決的最終程序,在上述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中,自行協商、調解不是當事人處理勞動爭議的必要程序,而仲裁程序是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必要程序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對方死亡了我會被拘留嗎
2021-01-05連帶之債由什么構成
2021-01-04假釋期間什么情況會被收監
2020-12-28私刻公章構成表見代理嗎
2021-01-24協議離婚未成的離婚協議生效嗎
2020-11-15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離婚可以要求對方不泄露隱私嗎
2021-02-02想離婚怎么進行外遇取證
2021-01-16很少盡贍養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被判緩刑會影響子女嗎
2020-12-09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拆遷安置房可以買嗎
2021-01-10工作多久勞動合同自然成立
2020-11-26同一時間段能否成立不同勞動關系
2021-01-17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飛機延誤酒店怎么處理,飛機延誤無法按時入住酒店怎么辦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