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產(chǎn)權侵權案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被指控“侵權”的行為人的認定。但是,由于知識產(chǎn)權的特殊性,侵權證據(jù)的取得非常困難,即使取得,也被認為是無效的,不能作為最終判決的有效證據(jù)。本文總結了司法實踐中取證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1、 證據(jù)收集方法1.自行收集證據(jù),委托律師調查收集證據(jù)。由于當事人對自己的權利、產(chǎn)品特點、技術特點和行業(yè)范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此具有較強的自行取證的目的。律師調查取證比委托人調查取證更專業(yè),取證范圍更廣。因此,建議兩種基本方法相結合,相輔相成。二、向公證機關申請證據(jù)保全《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應當確認經(jīng)公證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的效力。但是,除非有相反證據(jù)足以推翻公證書。”公證證據(jù)具有推定效力。公證機關的證據(jù)保全效力與法院的證據(jù)保全效力相同。因此,如果當事人能夠充分利用公證機關在訴前收集、保全證據(jù),做好訴前準備應該是一種有效的措施。三、訴前向法院申請證據(jù)保全,訴訟中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jù)。適用于法院的證據(jù)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對被告侵權產(chǎn)品的保全;二是調查被告侵權單位的財務賬冊,以確定賠償數(shù)額;三是獲取被告侵權人的侵權證據(jù)。法院通常采取措施,對容易拍照的被控侵權產(chǎn)品進行拍照,或者記錄被控侵權產(chǎn)品的技術特征,對容易獲得的圖書、商標進行扣押、摘取。但是,被告侵權人的財務記錄往往被財務處查封,并責令交出賬冊。(四)向行政機關申請調查取證。行政機關在查辦案件過程中,可以按照職權范圍調查收集有關證據(jù)。查閱、復制與本案有關的合同、賬簿和其他有關文件;詢問當事人和證人;現(xiàn)場檢查采取測量、拍照、錄像等方式進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不能履行時可以對有限合伙企業(yè)合伙財產(chǎn)怎樣做
2021-01-14請求交通賠償需要的證據(jù)是什么
2020-12-18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勞務派遣終止是否勞動關系終止
2021-03-16辭退職工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24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空運保險合同的條款有哪些
2020-11-08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保險公司業(yè)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xiàn)
2021-03-1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保險合同能否繼承
2021-01-13普通家庭財產(chǎn)險有哪些種類
2021-03-04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保險代理人可以全權代理保險人嗎
2021-02-09保險與賭博、儲蓄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是什么
2021-02-25土地承包的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9土地出讓金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16土地出讓金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