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004年下半年,詹榮貴、鄭寧、周森華三人協商決定成立佛山市創維泰環保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維泰公司)。公司注冊資本50萬元,詹榮貴出資25萬元,占總投資的50%;鄭寧、周森華各出資12.5萬元,占總投資的25%。公司法定代表人詹榮貴
2005年4月30日,三位股東簽署并確認了創維泰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根據上述會計報表,2005年1月至4月底,創維公司虧損總額為356478.83元,虧損發生后,股東之間發生了嚴重的矛盾和對立。2005年12月31日下午,鄭寧到創維泰公司要求會見詹榮貴。然而,他沒能見到簡本人,于是留下一張通知,要求簡在2006年1月10日前與她聯系,與公司談判。否則,所有設備將在春節前后拆除或處理。后來,經雙方確認,鄭寧沒有見到詹榮貴本人到2006年1月,創維泰公司已經停產。為保護公司及股東權益不受損失,原告詹榮貴于2006年1月10日向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起訴對象為其他兩名股東鄭寧、被告周森華,立即解散原告、被告三股東共同設立的創維泰公司;責令公司股東限期組成清算組對公司進行清算
案件受理后,追加創維公司作為第三人參與訴訟判決:根據第一百八十一條第(五)項的規定,《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條、第一百八十四條,佛山市禪城區人民法院決定解散創維泰公司;創泰公司股東詹榮貴、鄭寧、周森華應當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后15日內組成清算組,對創泰公司進行清算。雙方均未提出上訴,判決已生效
點評分析:本案是繼新《公司法》第183條為解決公司僵局提供了新途徑后出現的新型案件。由于其程序簡單,可操作性差,在本案的具體審理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實際問題:股東解散公司訴訟中當事人的訴訟地位問題,毫無疑問,原告主體資格屬于持有公司全體股東10%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這是法律直接規定的。但目前,在國內理論界和實務界,公司與其他股東的訴訟地位法律尚未明確規定,合議庭將公司列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其他股東列為共同被告,主流觀點認為,公司直接承擔此類訴訟的法律后果。如果公司不是被告,沒有抗辯權,對公司是不公平的。因此,解散訴訟的被告應當是公司,而不是股東,但這種觀點混淆了公司僵局和公司壓迫的概念。是否應將公司列為被告,應區分這兩種情況
公司僵局是指在封閉式控股公司中的僵局,這是由于公司的控制結構允許一個或多個不同意公司某些方面政策的股東妨礙公司正常經營所致。公司壓迫往往是指控股股東依靠其所持股份的相對多數或絕對多數,利用其在公司重大事項和經營決策中的支配地位,嚴重損害小股東利益,激化矛盾,在國內一些公司法著作中,將控股股東對少數股東的脅迫和嚴重不公平作為公司僵局的觀點是錯誤的,至少是不準確的。雖然股東也可以以公司壓迫為由提出解散公司的權利救濟申請,但畢竟不屬于公司僵局導致的解散訴訟。在公司的壓迫下,控股股東有表決權使決議獲得通過。雖然少數股東反對該決議,但該決議仍然可以通過,公司仍然可以照常經營。目前,公司沒有出現僵局。此時,公司仍具有行為能力,故將公司列為被告是可行的。公司僵局的情形則不同。一般來說,公司僵局主要是由股東或公司管理者之間的利益沖突和矛盾造成的。這種矛盾和沖突導致公司決策機制和運行機制運行異常,導致股東大會或董事會因沖突無法召開,導致任何一方的提案因另一方的反對而無法通過,公司的一切都是癱瘓的,因此,公司僵局只能發生在以下情況:兩組或兩組以上的股東或董事擁有相同數量的表決權,各方不同意對方的意見,相互牽制。未經對方同意,公司不得行使其行為能力。例如,雙方(每一方可能有一個或多個股東)各持有50%,如本案所示,或三方各持有33.33%。在這種情況下,每組股東都無法獲得表決權使決議獲得通過,導致決議無法通過,公司無法正常運作,即公司無法形成多數。而且,從法律角度看,設立公司的協議、合同或者章程實質上是一種合同,公司是股東履行合同的結果。公司僵局導致的解散訴訟屬于公司內部股東之間的糾紛。股東請求變更公司設立協議(合同)的訴訟。類似于解除合同的訴訟。解散訴訟的當事人應當是特定民事訴訟的參與人。公司在公司僵局的情況下沒有行為能力,因此,因公司僵局引發的解散訴訟的原告和被告應當是公司的股東。再者,如果將公司視為合格被告,如何確定被告人,誰代表公司意志,公司意志如何產生,也是難以解決的現實問題。而且,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人們普遍認為新《公司法》第183條是對公司僵局的訴訟解決的規定。因此,合議庭最終認為,在因公司僵局引發的解散訴訟中,股東是合格的原告和被告。在現行民事訴訟法律制度下,公司只適合作為第三人上市,無獨立請求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口頭裝修合同是否成立
2020-12-22專利復審決定有哪些結果
2021-03-13不同債權人申請執行同一被執行人如何處理
2020-12-12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回購房
2020-11-12房屋中介合同違約金
2021-02-27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勞動爭議管轄有什么法律規定呢
2020-11-14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保險合同從何時起開始成立和生效
2020-12-12“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冰雹砸壞車保險怎么賠
2021-03-2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20-12-14保險賠償金給付的若干法律問題
2020-12-06契約解除權 PolicyRescissionRight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