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經營困難、拖欠工資時如何維權一般來說,用人單位拖欠職工工資的,職工可以先與用人單位協商,協商不成的,然后采取以下措施(法律途徑):
(1)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監督機構投訴舉報
(2)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時,要注意時間節點非常重要。申請仲裁的,應當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提出。(三)應當通過訴訟解決的勞動爭議案件,當事人對勞動仲裁不服的,可以在仲裁后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用人單位不履行勞動仲裁裁決的,勞動者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屬于拖欠勞務的,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第二,法律如何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認定經營困難,企業嚴重經營困難的認定,可以是法院作出的重整宣告,也可以是用人單位瀕臨破產的,企業提供的證明企業符合地方政府規定標準的財務證據,被人民法院宣告正在依法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有嚴重困難,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確需裁減人員的,第三條有條件的,用人單位應當對下崗人員進行培訓或者提供就業幫助。
第四條用人單位確需裁減人員的,按下列程序辦理:(一)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提供生產經營情況;(二)提出裁減計劃,包括裁減人員名單,依照法律、法規和集體合同的規定,裁減職工的時間、實施步驟和經濟補償措施(三)征求工會或者全體職工對裁減職工計劃的意見,(四)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員計劃和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聽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5)用人單位應當正式公布裁減職工計劃,與被裁減的職工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按照有關規定給員工本人支付經濟補償,并出具減薪證明工資標準確定后不能減薪事實并非如此。用人單位確有經營困難的,可以依法降低工資標準,但必須符合下列條件:1.用人單位有經營困難的,依照《勞動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降低工資的法律依據是什么,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用人單位根據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自主確定工資分配和工資水平,在簽訂勞動合同或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前提下提前實施
3.減薪必須統籌實施。用人單位減少部分員工或其中一名員工的工資是違法的小編提醒大家,如果我們在工作中拖欠工資,一定不要采取暴力等錯誤的方式索要工資。我們可以依靠法律渠道來維權,否則我們可能會損失慘重!如果您有其他與法律相關的問題,歡迎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
2020-12-18個人違法記錄保留多久
2021-01-29涉外婚姻案例
2021-01-30職務發明的發明人有獎勵嗎
2020-12-24抵押物擔保能否直接執行賬戶
2021-03-01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對成年被扶養人的界定
2020-11-29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房屋中介費收取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6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1把保險單弄丟了怎么理賠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