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不受職工醫療期間待遇的影響。用人單位應當自工傷發生之日起30日內申請工傷認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職工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為職業病的,所在單位應當自意外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為職業病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協調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有特殊情況,用人單位未依照前款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自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疾病根據本條第一款的規定,用人單位未提出認定申請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按照屬地原則辦理,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認定的事項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期限內發生工傷事故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承擔工傷待遇等相關費用,如何按照企業職工患工傷的醫療期規定規定工傷醫療期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就醫休息,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的期間。職工因病、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就醫的,按其實際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3個月至24個月的醫療待遇:(一)實際工作年限不滿10年的,在本單位工作不滿5年的,給予3個月的醫療待遇;五年以上六個月(二)工作滿十年的,五年以下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九個月;10年以上不滿15年的12個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18個月;20年以上是24個月,根據2010年12月8日國務院第136次常務會議通過的新修訂的《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知識開發期為支付期,職工因意外傷害、職業病需要停業就醫的,在工資發放期間原工資、福利不變,由單位按月支付,停業停留時間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的,經設區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受傷職工評定殘疾等級后,應當停止支付原待遇,依照本章有關規定享受殘疾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治療期間如何申請工傷認定”問題的回答。勞動者在醫療期間接受治療的,不影響工傷認定。用人單位應當自工傷發生之日起30日內申請工傷認定。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口頭雇傭關系合法嗎
2021-03-11固定資產屬于可變現資產嗎
2020-12-01交通事故車輛保全怎么進行
2020-12-09農村個人私自售賣煙花爆竹怎么處罰
2020-11-26立約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0-11-23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勞務合同甲方需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4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7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保險合同冒名掛失是詐騙嗎
2020-12-27無償使用土地承包合同
2020-12-10拆遷維權訴訟時效是幾年
2021-03-22企業拆遷補償申請報告
2021-01-17澄海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8小產權房拆遷賠償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