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十七條規定,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和管理規定將住宅改為商品房。業主將住宅改為商品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和管理規定外,還應當征得利害關系人的同意。王×洪擅自將住所變更為商品房,不符合法律規定,也未征得利害關系人的同意,應當在規定期限內恢復原狀。建筑物的外墻屬于公共部分,全體業主對整棟建筑物的外墻享有共同權利。根據我國《物業管理條例》第五十五條規定,使用物業共用部分和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的,應當在征得有關業主、業主大會和物業公司同意后,按照規定辦理相關手續。業主收入主要用于補充專項維修資金,也可以根據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如果鄰居拒絕改正,他們可以向法院上訴。《物權法》第七十七條規定,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和管理規定將房屋改為商品房。業主將住宅改為商品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和管理規定外,還應當征得利害關系人的同意。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解釋了“利害關系人”,即業主將住宅變更為商品房時,建筑物中的其他業主應被認定為《物權法》第七十七條所說的“有益和有害的業主部門”。根據《物權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建筑區劃中的專有部分是具有結構獨立性或使用獨立性的房屋,或者可以登記為特定業主所有的停車位、攤位等特定空間的對象,而建筑面積中的公用部分包括城市公共道路以外的道路和綠地,公共綠地或個人綠地,建筑物的基本結構部分,如地基、承重結構、外墻和屋頂、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如通道、樓梯、大堂和其他公共入口部件。根據《物權法》,業主對建筑物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但對建筑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同所有權和管理權。同時,即使業主行使其專有部分的權利,也不得危害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物權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產權發生損害或者可能發生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解除損害或者消除危險;上述相關司法解釋還規定,房屋所有人將房屋改為商品房,未經物權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利害關系人同意,利害關系人請求排除妨礙、排除危險、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
以上是關于房屋改為商品房的相關法律規定。鄰居擅自改變房屋性質的,必須征得利害關系人的同意。顯然,鄰居沒有這樣做。其他有相關利益的業主可以通過業委會協商。如果不可能,他們可以提起訴訟。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您可以在我們的律霸網站上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違約后簽訂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9轉租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1-13公司經營期限一般幾年
2020-12-08怎么寫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協議書
2021-01-31沒有借貸憑證可以向法院提起借貸訴訟嗎
2020-12-03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如何打專利官司
2021-02-07火災財產損失如何舉證
2020-11-15擅自將耕地改為林地如何處罰
2021-02-08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形式如何確定
2021-03-12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