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關于稅費的繳納,買賣雙方又該如何規避風險呢?(1)合同中明確約定“過戶手續相關費用由買受人承擔”
出賣人家庭住房情況,房屋是否為普通住宅,是否為保障性政策性住房(如經濟適用房、房改房),自用年限、是否有本地戶口、房屋的原始購房發票等都會對其所要承擔的稅率產生影響。因此,如果房屋買賣合同中規定“辦理過戶手續的相關費用由買受人承擔”,一般是指合同約定的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等責任由買受人承擔,而不是由出賣人承擔。
注:居住年限不等于產權證年限,產權證年限一般影響稅費比例。(2) 一般來說,房屋轉讓過程中的稅負應該明確約定。但如無約定,雙方費用自理(出賣人繳納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出讓金等;買受人繳納契稅等)。如果合同中規定“取得產權證書后由買受人支付余款”,往往認為辦理產權證書的費用由出賣人承擔。(3)支付憑證持有人與實際支付主體不一致
如果合同對納稅義務主體有明確約定,但支付憑證的最終持有人與實際支付主體不統一的,最好在合同中提前明確,或作出約定對房屋總價的構成進行有限的說明,以避免雙方在對預付款結果有分歧的情況下進行解釋和第三方向一方追索,由一方承擔責任。
(4)爭議條款
如果合同規定“本次交易的成交價格為賣方的凈價,交易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由買方按照國家規定支付”,并不意味著所有費用應由買方支付一個人。事實上,協議并未明確“相關費用”是否包括雙方在交易過程中應繳納的稅費,而與“交易過程中產生的稅費由雙方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的約定不同,法院可能認為,出賣人的“凈價”仍需依法納稅。
(5)其他情形
出賣人購買部分不動產,辦理過戶時存在分戶辦理權屬證書的情況,應當在合同中約定由哪一方承擔過戶費,辦理過戶證書的全部費用是否由哪一方承擔由不同的家庭組成,這樣就有了糾紛。
一般來說,為避免因稅收引起的糾紛,二手房交易雙方應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具體的納稅責任和義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公司減資需要審計嗎
2020-11-10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什么時候交付
2020-11-25損害他人名譽罪判幾年
2021-01-13現役軍人是否可以隨便選擇戀愛對象
2020-12-12破壞軍婚罪有何規定
2021-02-07車禍評殘九級怎么賠償
2021-03-162020女方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0-12-06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歸誰?
2021-02-02政府單位非法招工如何處罰
2021-01-02中介有哪些價格欺詐的情形
2020-12-11單位集資房是二套房嗎
2021-01-16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規定
2021-03-23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保險合同是如何構成的
2020-12-10保險利益原則在保險合同適用中的差異性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