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七條規定,建設工程和地質勘查臨時使用國有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其中,城市規劃區內的臨時用地,報批前應當經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土地使用者應當按照土地權屬,與有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簽訂臨時用地合同,并按照合同約定支付臨時用地補償金。臨時用地使用者應當按照臨時用地合同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臨時用地期限一般不超過兩年。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7條規定,土地可以用于搶險救災。臨時用地,災后恢復原狀,不辦理用地審批手續交由土地使用者使用;永久性建設用地,建設單位應當在災后6個月內申請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第二十八條規定:建設工程和地質勘查需要臨時占用耕地的,土地使用者應當自臨時用地期滿之日起一年內恢復種植條件。2014年,《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3年全國土地變化調查臨時用地審計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14]15號),(以下簡稱15號文件)規定,有臨時用地批準文件的、無臨時用地合同的、有臨時用地合同的、無臨時用地批準文件的四類土地不得認定為臨時用地;臨時用地批準文件、臨時用地合同的有效期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或者不在期限內;臨時用地地點與批準地點不一致;臨時用地用途經調整批準的,修建永久性建(構)筑物等設施。同時,15號文件還將臨時用地分為工程項目建設臨時用地、地質勘查臨時用地、搶險救災臨時用地、礦業改革試點臨時用地四類。其中,工程建設臨時用地細分為交通(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碼頭等)、水利(包括水電、水庫、河流、運河等)、能源(火力發電、核電、石油天然氣等)、管道(油氣干線等),而礦業(礦業土地改革試點項目除外)用地等總結起來,我們了解到,臨時用地的認定應著重兩點:一是是否依法經批準,二是是否依法簽訂臨時用地合同。未取得臨時用地批準文件和臨時用地合同的土地,或者臨時用地批準文件和臨時用地合同的有效期不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或者不在期限內的,以及超出國土資源部批準的礦業用地改革試點范圍的土地,不得認定為臨時用地。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數罪并罰最高多少年
2021-02-24欠多少物業費可以起訴
2021-01-24涉外婚姻證書認證程序是什么
2020-12-13名譽權侵權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04房屋被別人做了擔保怎么辦
2020-11-29房產抵押有什么流程
2020-12-23新疆各市區消費者投訴協會投訴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9婚姻口頭協議多久無效
2021-02-13離婚財產保全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3-21簽約購房賣家屢出狀況
2021-02-19簽了就業協議又想解約
2020-12-16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