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可以根據商業匯票的簽發、承兌單位進行明細核算。企業收到為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而開立或者承兌的商業匯票時,應當按照商業匯票的票面價值借記科目,按照確認的營業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涉及增值稅產值的,應當進行相應處理。企業為取得所需材料而持有的商業匯票,應當按照應當計入取得材料成本的金額,借記“材料采購”或者“原材料”、“存貨”等科目,并根據商業匯票的票面價值貸記標的。如有差異,借記或貸記到“銀行存款”等科目。涉及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應當作相應處理。商業匯票到期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賬戶,按商業匯票面值貸記該賬戶。企業應當設立“應收票據備查簿”,記載每張商業匯票的種類、編號、投標日期、票面金額、交易合同號和付款人。承兌人、背書人姓名或單位名稱、到期日、背書轉讓日、貼現日、貼現率和凈貼現率,以及托收日期和收回金額、退款情況等。商業匯票到期或退款時,應在備忘中予以注銷。該賬戶的期末余額應為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持有的商業匯票的面值。可以看出,在日常會計核算中,應收票據及涉稅事項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發行或背書的應收票據,用于支付或購買可以稅前扣除的費用或資產;另一類是收到已發行并承兌的應收票據,以取得應納稅的營業收入或其他應納稅所得額應稅營業收入或者其他應稅收入。如果這兩方面的會計核算出現異常,可能會影響稅務會計核算的正確性。但必須注意的是,商業匯票的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本文所介紹的案例是從應收票據半年以上未發生變化的事實出發,找出了主要的逃稅問題。一個審計組對一家銷售建材的商品流通企業進行了審計。經審計人員小李觀察,他覺得企業的經營規模和財務人員的忙碌狀況與賬面業務收入少、核算金額小的情況極不一致。小李自然認為,可能存在賬外操作的問題,從各個角度運用了多種分析方法,但其賬面核算相對簡單,可供分析比較的信息也不完整,因此不可能對疑點或線索進行比較分析。小李還仔細檢查了該企業的現金、銀行存款、預收款及應收賬款、其他應付款等科目,未發現異常。審計陷入僵局。但他在虧損時發現,審計年度1月、2月至年末,應收票據的兩個子賬借方余額(合計136萬元)未發生變化(系取得原銷售收入時借入“應收票據”和“主營業務收入”形成)。小李接著問財務總監,財務總監愣住了,說可能沒有及時記賬,小李問怎么不及時?局長猶豫了一下,再三催促,終于承認自己已經認可了購買。當小李問認可哪家企業時,局長語焉不詳。在任何情況下,購買背書時都會出現任何問題。小李還要求,既然背書已經發出,就要及時入賬(一般從“材料采購”借款到“應收票據”等),而背書轉讓應及時登記在《應收票據備查簿》(notes receivable memo book)上,它登記了對方單位的發行情況,但沒有登記背書,但不能不了解情況就糊弄過去。所以它告訴財政局局長和稅務局局長,稅務機關可以去發放的最終目的地,希望他能記住。這時,局長終于“回憶”起來,他已背書給一家鋼材供應商采購鋼材。由于對方尚未開具結算票據,影響了賬戶余額的及時結轉。聽了這個解釋,小李終于消除了疑慮,決定不再追究。但審計組組長認為,查清問題并不是那么簡單,有必要查清企業與鋼材供應商的結算情況,于是決定請對方稅務部門協助調查。必須注意的是,商業匯票的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對方稅務部門的積極配合下,我們不僅發現鋼材供應商已經開具了發票,用兩張背書轉讓單結算了所購鋼材,還對鋼材供應商的鋼材采購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經查,自審計年度初起,除上述兩張在“應收票據備查簿”登記的應收票據外,企業直接背書轉讓收到的10余張大額商業匯票給鋼材供應商采購鋼材,但“應收票據備查簿”中未登記票據領用和背書轉讓情況(另當別論)(1)在行權簿中登記,僅向財務總監報告),并用背書轉讓單購買的鋼材銷售給用現金送貨、不需要開具發票的客戶,使購銷不需要在帳簿上反映。同時,審計組還發現,祥益水泥采用了同樣的方法。最終查明,采用這種“跨海飛行”方式銷售的鋼材、水泥,全年銷售總額達960萬元,隱瞞營業利潤總額近200萬元,公司偷逃了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
分析
為了服務于市場經濟,銀行提供了多種靈活的企業間資金結算方式(如使用銀行本票和商業匯票)。但是,它在帶來便利(如商業匯票、支票等,可以背書轉讓)的同時,也為企業利用這些靈活的方法進行會計核算或稅務欺詐提供了便利。在我看來,靈活性并不意味著沒有規則。例如,商業匯票的最長付款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如果超過六個月,則無效。因此,如果企業賬面上記錄的應收票據尚未兌現,顯然存在異常情況,審計人員應予以充分重視(其實只要超過交易約定的付款期限,如協議約定的付款期限)就定為兩個月。如果三個月內沒有兌現,就是不正常的情況。您可以勾選企業的“應收票據直接背書轉讓給第三方進行交易,第三方不得入賬,然后繼續背書轉讓,收到應收票據的各方不得入賬,或者可以直接背書轉讓給第三人進行交易,第三人不得入賬,背書轉讓后繼續背書轉讓的,收到票據的企業可以在約定的票據期限內無限次背書轉讓,而收取應收票據的當事人無需在“應收票據備查簿”中入賬或登記,便于一些企業的賬外操作。這一點值得廣大審計人員高度重視。然而,在日常會計業務中,應收票據一般不直接涉及稅務事項,因此大多數審計師往往不重視對應收票據涉稅事項的審計。在上述情況下,如果被審計單位沒有對賬面上長期持有的應收票據存疑,如果精明的小李沒有找到這兩個應收票據的賬款就很難從賬面上找到突破口,因為長期賬款余額出現異常情況。由此可見,審計人員不僅要熟悉企業會計準則的基本要求,還要善于分析和發現在實施偷稅漏稅過程中可能暴露的各種線索。尤其是當年審計工作遇到困難的時候,必須把握好審計工作的基點和出發點,即審計會計數據,從多方面、多角度這既是審計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最基本、最簡單的審計技能。
此外,與上述安全性類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廠拖欠工資怎么辦
2021-01-04勞務合同最長期限
2020-12-21租期未滿房東轉租的是否需要支付轉讓費
2020-11-18在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26股權轉讓時公司名下房產可否處理
2021-03-01擔保人可能有哪些風險
2020-12-23醉酒駕駛緩刑機率有多大
2021-02-11如何理解婚前財產的自然增值
2021-01-26子女死亡父母能領到贍養費嗎
2021-01-30代位繼承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7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什么是保險金
2020-11-09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07集體土地承包轉讓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1-03-17城中村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1-01-16區片綜合地價能作為補償依據嗎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