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虛構存貨形成的長期賬戶;
(2)實際無力支付造成的長期賬戶;
(3)財務人員過失造成的長期賬戶;(酒+筆)
(4)企業故意隱瞞經營情況造成的長期賬戶。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不能繳納的應納稅額,作為其他所得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原《企業財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第五條:因債權人原因不能支付的應付賬款,包括三年以上未支付的應付賬款,債權人按照本辦法確認損失并稅前扣除的,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2) 原國家稅務總局令[1999]195號:債權人兩年后未要求清償的,按企業年收入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3)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改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的通知》(國稅發[2006]56號)中,《銷售(營業)收入及其他收入明細表》的填報說明進一步明確,“應付債權人不能支付的應付賬款”一欄應填寫納稅人3年以上的未償應付賬款和其他應付款中的進行中賬款這筆費用。(4)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向人民法院申請保護民事權利的期限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河北國稅(2010):企業確實無力支付的應付賬款,應當繳納企業所得稅。未付應付賬款是否包括其他不能支付的應付賬款?稅務機關如何認定企業無力支付?
應付賬款是指企業應當支付但尚未支付的各種資金,包括應付賬款、應付票據和其他應付賬款。
在實際執行中,企業應對三年以上未支付的應付賬款作出合理解釋,并提供能夠支付的相關證據(如債權人未按規定確認損失并稅前扣除的證據),經稅務機關確認后不能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
沒有有效證據或者合理解釋的,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已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未繳項目,在以后年度實際繳納時,應當在繳納年度根據實際情況扣除。
[提醒]去年的所得稅交了,但賬目沒有處理;今年要看去年稅務局的納稅評估報告或者稅務機關的審計草案記錄的詳細情況;如果發現重復納稅,要及時處理。檢查前五年的時差調整項目本年是否需要轉回?關于房地產開發企業三年以上未繳納質保金的計稅問題,河北省地方稅務局2011年第1號公告在委托施工企業辦理過程中,房地產開發企業應按規定預留質量保證金,并通過“應付賬款”核算反映在“支付”科目上。建筑工程保修期結束后,房地產開發企業將剩余的質量保修金退還給建筑企業。根據國家有關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規定,部分工程保修期較長。因此,房地產開發企業三年以上未繳納的質量保修金,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不計入企業所得稅。企業有以下兩個賬戶:
貸款:庫存現金351萬元
貸款:其他應付款個人351萬元
貸款:原料油300萬元
應交稅金增值稅(進項稅)51萬元
貸款:庫存現金351萬元/P>
[分析]企業接受假發票的重要特點是集資購買發票借錢業務往往中午空著,滿足了購買假增值稅專用發票資金賬戶余額的需要,但不發生借錢業務。虛開發票---現金流量
3年以上“其他應付款-個人”是否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接受虛假發票的企業為了規避風險,往往會在幾年后采取注銷、改組的方式。注銷時“其他應付款-個人”累計金額的處理應作為主管稅務機關的重點核查內容,根據財稅[2009]60號文規定的稅務處理方式:清算所得=企業全部資產的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資產計稅基礎-清算費用-相關稅費+債務清償損益-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債務清償損益=債務計稅基礎-債務實際償還額。(1) 其他應收款的原因
①虛假出資、資金外逃
②企業灰色支出
③高管年薪支出
④年末老板個人獎金
⑤關聯方占用資金
虛假實收資本
借方:銀行存款150
貸方:實收資本150
借方:庫存現金150
借方:庫存現金150
借方:庫存現金150
貸款:銀行存款150貸款:其他應收款-××150
貸款:庫存現金150
如果虛擬債務人是合法債務人人,每年確認利息收入,計算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
虛擬債務人為自然人(非股東)的,每年確認利息收入,計算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不計算個人所得稅。虛擬債務人為自然人(股東)的,應當確認利息收入,計算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第一年除外);
關于規范個人投資者個人所得稅征管的通知(財稅[200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第158號文明確規定,個人投資者在納稅年度向投資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除外)借款,既不償還,又不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納稅年度結束后,未歸還的貸款可作為企業對個人投資者的股利分配,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也就是說,個人投資者年末不還貸,不用于生產經營的,就要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國稅發[2005]120號)規定,期限一年以上但不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貸款,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征稅。《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為個人購買住房或者其他財產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財稅[2008]83號)也規定,個人投資者,投資者家屬或者企業其他人員向企業借款購買房屋等財產,并在貸款年度結束后登記為投資者、投資者家屬或者企業其他人員未還貸的。無論業主是無償還是有償將財產交給企業,其實質是企業將財產以實物形式分配給個人,個人所得稅應依法計算征收。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計征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稅的通知(國稅函[1997]656號)
扣繳義務人將應支付給納稅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通過扣繳義務人的往來賬戶分配到個人名下,收入所有人有權隨時收回。在這種情況下,扣繳義務人在將股息、紅利所得分配給個人時,會將利息進行轉移,應視為應按照稅收法律法規和時代的規定支付所得。鑒于這種情況,你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處理?
年檢期間,應向賬戶返還150萬元,以避免f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在解除勞動合同面臨哪些法律風險,應該如何防范
2021-03-22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匯總(截至2015年10月13日)
2021-01-13軟件產品登記測試報告取消了嗎
2021-01-16未成年人網絡平臺打賞是否有效
2021-01-27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再次指定管轄禁止
2021-01-21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車輛過戶手續是什么
2021-03-14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性騷擾導致他人精神失常并自殺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2020-12-30簽定入職擔保書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11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勞務合同甲方需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4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