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是協商解決問題。《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因此,公民之間的宅基地糾紛應通過協商解決。第二,行政結算是第二位的。《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糾紛,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該法還規定,侵犯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糾紛,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侵害,賠償損失。再次是司法解決。《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由此可見,公民之間的土地使用權、所有權糾紛,只有經有關行政機關處理后,不服判決,才能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侵犯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被侵權人可以不經行政機關處理,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最后,宅基地糾紛可以通過人民調解解決。
人民調解是指在調解委員會(包括城市居民委員會和農村村民委員會)的主持下,依據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和社會公德,對民事糾紛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勸說的過程,從而促進當事人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平等協商,從而自愿達成協議,消除自治活動中的糾紛。
以上是宅基地糾紛的四種解決方式,從協商到行政解決,再到司法解決,再到最終的人民調解。公權力與人民協商的結合日益增強,賦予了當事人解決糾紛的最佳權利。附件:什么是宅基地?
宅基地是指農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或作為居住基地的個人所有的土地。它包括三種類型:已建房用地、已建房用地或決定用于建房用地、已建房用地、已建房但無蓋或不能居住的用地和已準備建房的規劃用地。宅基地所有權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遭人辱罵如何維權
2021-03-01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時效多久
2021-02-20醉灑駕駛撞死兩人如何處罰
2021-02-25要怎么寫追討個人債務授權委托書
2021-02-28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父母可以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嗎
2021-02-18買賣合同糾紛判決多久生效
2020-12-16民法典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如何評定交通事故傷殘
2020-11-11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人事代理
2020-12-27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保險理賠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0-11-19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