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遷糾紛的訴訟類型有哪些?
1。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后,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不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在起訴期間,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行執行。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達成協議后,一方或者雙方食言,未經行政機關裁定,依照房屋補償、安置等法律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民事案件。《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約定拆遷當事人之間民事權利義務的合同。依法訂立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協議或者不按照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規定履行協議的,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對方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有兩種情形:一是在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后,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不搬遷的,拆遷期滿后,被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二是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達成協議后,拆遷雙方沒有仲裁協議的,如果一方或者雙方都回來了,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當然,在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后,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拆遷期限內拒不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或者拆遷當事人在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達成仲裁協議的,一方當事人撤回,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裁決一經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裁決內容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二是在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方面,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被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未就拆遷補償安置達成協議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當事人和被拆遷人應當由同級拆遷管理部門進行判斷。當事人對行政裁決仍不滿意的,才能提起行政訴訟。行政裁決是行政訴訟的前置程序。執行裁定的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是被拆遷人,由同級人民政府管轄。裁定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裁定內容為《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內容。對行政裁決有合法利害關系的當事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送達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根據《行政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對行政裁決的合法性進行全面審查,包括事實認定、行政程序、法律適用、是否存在越權、濫用職權等。另外,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達成協議后,可以向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行政裁決。當事人或者與行政裁決有合法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我們提醒大家,房屋拆遷糾紛一時解決不了,拆遷戶面對訴訟需要耐心。如果您想在房屋拆遷整改中獲得更多實惠,可以通過我們的網站獲得專業指導。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損害賠償民事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9出資干股退出能退錢嗎
2021-03-06離婚給孩子的錢監護人有權利花嗎
2021-02-07父母離婚孩子17歲可以獨自生活嗎
2021-02-24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老師打破學生頭,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9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保險代理合同保存期限是多久
2021-02-16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保險對小吊車理賠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23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4提高保險理賠效率主要有幾種方法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