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形式對合同的效力有什么影響《民法典》于2021 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屆時,與《民法典》沖突的條款將失效,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失效,并將被新頒布的《民法典》生效前的司法解釋規定所取代:中國法律對法律形式的效力沒有統一的規定,只能根據具體的法律規定來判斷。因此,法律形式可以分為四類:(一)法律形式是合同的必要要件。從目前的立法情況來看,法律形式作為合同成立的重要要件,僅限于書面形式。書面形式是當事人以文字形式表示所簽合同的形式,如格式合同、,合同確認書、保險單、車票等合同文件。在以往的合同立法中,《對外經濟合同法》和《技術合同法》明確規定書面形式是合同成立的要件。現行法律、行政法規沒有明確規定,但《合同法》第十條第二款第一句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使用書面形式的,應當使用書面形式。第三十六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或者當事人書面同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書面同意,但一方履行主要義務,另一方接受的,合同成立。“對比這兩條規定,我們可以看到,除非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否則《合同法》至少將強制性書面形式視為合同成立的一個要素。因此,我們認為,如果法律、行政法規提出合同應以書面形式訂立的強制性要求,書面形式可以是強制性的根據合同的構成要件,合同的成立應屬于當事人私人協議的范圍。將法律形式等外部法律規定確定為設立要件似乎不合邏輯。然而,從證據的角度來看,書面形式等法律形式無疑是證明合同存在的最客觀有效的依據。對于無書面形式的合同,如果當事人有異議且缺乏其他證據,直接后果是“不成立”。因此,《合同法》的規定也是可以理解的。當然,如果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書面形式是合同的有效要件,應當符合規定,(二)法律形式是合同的有效要件。合同的有效性是指因法律要件而確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狀態。許多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法律形式為合同的生效要件(三)法律形式為合同的對抗要件作為合同的對抗要件,法律形式不影響合同本身的效力,但這關系到當事人基于合同取得的權利能否對抗合同關系之外的善意第三人。不知情的第三方可以無法律形式為由否認合同當事人的合同權利。《民用航空法》第16條規定:“設立民用航空器抵押權,抵押權人和抵押人應當共同向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辦理抵押登記;未辦理抵押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海商法》第12.2條和第13.1條規定。”設立船舶抵押權,應當簽訂合同。“設定船舶抵押權,抵押權人和抵押人應當向船舶登記機關共同登記抵押權;未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四)法律形式是訂立合同的強制性規定,但效力不明確除了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可以推定為合同成立要件的法律書面形式外,還有相當數量的法律形式,盡管它們具有強制性規定的屬性,但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對其效力模糊(五)法律形式是對合同訂立的任意規范與強制性規范相比,任意規范所規定的法律形式顯然僅對合同具有指導作用,不具有約束力,當事人可以通過協議或者實際履行排除。根據上述分類,法律形式作為成立要件、對抗要件和指導規范,對合同的效力沒有直接影響。因此,對法律形式與合同效力關系的探討主要集中在法律形式作為有效要件和強制性規定兩個方面。毫無疑問,作為有效要素的法律形式與合同的效力之間存在著直接的因果關系。只有滿足法定生效條件的要求,合同才能進入有效狀態。然而,強制性法律形式是否是合同的有效成分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上述知識是對“法律形式在合同效力中發揮什么作用”問題的回答。我國法律對法律形式效力的性質沒有統一規定,只能根據具體的法律規定來判斷。在許多情況下,法律形式是合同效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提供有關lyba的法律咨詢。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子已拆遷有法律時效嗎
2020-12-12公證員能作為公證當事人的代理人嗎
2021-03-24年薪是勞動爭議糾紛范疇嗎
2021-01-20交通事故怎么界定
2020-12-13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勞動合同終止賠償金
2020-11-15老人已去世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9民事裁定管轄的規定
2020-11-09勞務合同安全免責是否有效
2020-12-22無子女的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1-03-24合同不能履行可否因為疫情免責
2021-03-06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詢問解答】離職時被老板惡意扣工資怎么辦
2020-11-10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因變更工時制度變更勞動合同協議是怎樣的
2021-01-19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自愿加班有加班工資嗎
2020-12-07[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