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欺詐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的有效性根據中國勞動法第18條的規定,確定以欺詐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并授予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法院確認合同有效性的權力。《勞動法》第97條規定,因用人單位原因訂立無效合同,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由于勞動者的原因導致勞動合同無效,勞動法和司法解釋沒有規定勞動者應當如何為用人單位承擔法律責任。2008年生效的《勞動合同法》第86條規定,如果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并給另一方造成損害,有過錯的一方應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在勞動合同訂立時,如果勞動者欺騙用人單位,損失僅為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發現欺詐行為后的剩余利益;雇主欺詐的后果是合同將不再履行,勞動報酬將根據同工同酬原則支付給工人。如果對工人造成損害,將支付有限的經濟賠償金作為賠償。在這樣的立法中,欺詐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論以欺詐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法律效力的確定民法通則規定欺詐民事行為為無效民事行為,勞動法也規定以欺詐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為無效合同。《合同法》規定欺詐訂立的合同為可撤銷、可變更的合同,而《勞動合同法》規定欺詐訂立的勞動合同為無效合同,這顯然是矛盾的。法律對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的重點是為欺詐者提供救濟,因此應賦予欺詐者取消和變更合同的權利,以便其在充分考慮自身利益和損失的情況下做出是否取消和變更合同的決定。因此,勞動立法將欺詐訂立的勞動合同規定為可撤銷、可變更的合同,這可以更好地反映立法的進展以及在無效或被撤銷的勞動合同解除或無效之前立法的協調性和一致性,勞動者善意地為用人單位支付的勞務,應當視為有效。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支付勞動報酬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類似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勞動報酬的確定賦予法官在一定范圍內的自由裁量權。用人單位以欺詐手段訂立勞動合同的法律分析,勞動法立法以當事人身份作為判斷勞動合同效力的依據,增加了法律調整社會關系的復雜性,《勞動合同法》將無效勞動合同視為有效勞動合同。在用人單位不主動告知勞動者其生產經營狀況的情況下,如果確定勞動合同無效,對用人單位將過于苛刻,因為即使是經營良好的企業,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也會隨時面臨不可預測的風險,導致破產、破產或支付困難,影響勞動者勞動合同訂立時勞動報酬權的實現,僅因用人單位的欺詐行為而導致勞動合同無效的情形難以產生。對于用人單位的欺詐行為,賦予勞動者解除或變更勞動合同的權利可能更有利于勞動者權益的保護。三、勞動者以欺詐手段訂立勞動合同的法律問題探討勞動力市場供需矛盾明顯,工人比雇主更容易作弊。在就業歧視的情況下,我國法律對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民事責任缺乏具體規定,當與所申請的工作崗位和責任有直接實質性聯系時,求職者應主動告知,不應隱瞞,否則會影響勞動合同的效力。求職者為避免歧視而做出的“欺詐性”陳述不會影響他們簽署的勞動合同的效力。勞動者隱瞞、編造未取得特種行業資格證書、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等欺詐手段惡意訂立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生產經營造成重大損失的,應當承擔惡意侵權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宜丹律師,河南洛陽人,河南良承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擅長處理合同糾紛、婚姻家事糾紛、追償權糾紛、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等各類民事糾紛案件,法律專業知識扎實,辦案經驗豐富。 本人執業以來,秉著“信譽為本”、“客戶至上”的執業精神,倡導“法理精神和服務創造價值”的理念,始終堅持“憲法法律至上、社會公平正義至上、當事人合法權益至上”的執業追求,在法學專業領域不斷學習,深入研究。力求以學者的嚴謹態度,專家的服務水準,為委托人提供優質高效、盡職盡責的法律服務!
本人需要繳納失業保險滿幾年
2021-01-15法律顧問費與顧問費在稅收的區別
2021-02-20商務合同談判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6合伙人之間股份轉讓必須全體合伙人同意嗎
2021-01-06事實婚姻關系的子女怎么上戶口
2021-02-21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集資房是什么性質的房
2020-11-11侵權責任能否仲裁解決
2021-03-07夫妻協議離婚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30能夠引發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顧客在商場因地面有水而摔倒受傷,商場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21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保險理賠的流程分為哪些
2020-12-21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什么是車上座位責任險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