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勞動合同效力缺乏必要規定的一種觀點是,《勞動合同法》第17條使用了“應當”一詞,這在立法上是強制性的。《勞動合同法》第26條明確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勞動合同無效。”因此,勞動合同缺少必要條款的,勞動合同視為無效。《勞動合同法》第82條規定:“用人單位自錄用之日起一個月以上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每月向勞動者支付兩倍的工資”,而勞動者可以在此基礎上主張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的雙倍工資差異,筆者對此持不同意見。筆者認為,勞動合同中缺乏必要的規定并不一定導致勞動合同的無效。具體原因如下:首先,勞動合同無效的認定不利于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在實踐中,當發生勞動合同效力糾紛時,勞動關系往往存在一段時間。如果僅僅因為勞動合同缺少必要的條款,就會被視為無效,這不利于確定勞動合同存續期間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因為一般來說,勞動合同并不是缺少所有必要的條款,而是缺少一個或多個。此時,一旦勞動合同被認定無效,由于缺乏協議,上述相關權利和義務的確定將變得復雜,甚至最終的確定將違背勞動合同雙方的真實意愿
其次,法律的解釋不應只看條款本身的含義,同時也整合了整個法律的內部體系,并結合文章在法律中的地位來理解其含義。雖然《勞動合同法》第17條規定,勞動報酬是勞動合同的重要條款,但同時,第11條規定:“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的,新招收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準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沒有約定的,實行同工同酬。”由此可見,勞動報酬條款的缺失并不會導致勞動合同的無效,但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進行補充和糾正;此外第81條規定:“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不符合本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必備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本文界定了至少兩層含義:一是勞動合同不一定無效,在沒有必要規定的情況下,可以允許當事人補正;2、 勞動合同中缺少必要條款的,由行政機關處理,司法機關無權認定勞動合同無效。因此,《勞動合同法》的立法意圖并不認為第17條中缺乏一些必要的規定會導致勞動合同無效。最后,雇主向工人支付雙倍工資的依據是《勞動合同法》第82條。根據本條規定,第一,即使勞動合同因缺乏必要規定而被視為無效,也不能視為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其次,本文的立法意圖是督促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規范用工制度。勞動合同的主要功能是證明勞動關系,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合同法》第82條在實踐中不可濫用。正是由于雙方簽訂的合同缺少某一條款,即讓用人單位承擔雙倍工資的處罰,不符合公平原則和《勞動合同法》的立法意圖,勞動合同缺少必要條款的處理既然缺少必要條款并不一定會導致勞動合同無效,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勞動合同中缺少必要條款的問題?作者認為應分析具體問題(一)勞動合同缺乏對當事人身份信息的處理作者認為應區分兩種不同的情況:第一,如果勞動合同中缺少這兩種內容導致無法確定勞動合同的任何一方,合同缺乏法典的成立要件,應當承認合同尚未成立,因此自然不具有法律效力。第二,如果只有一部分內容缺失,如勞動者的地址,而這一部分的缺失不影響雙方身份的確定,則不影響勞動合同的效力。(二)勞動合同缺失對勞動合同期限的處理這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缺少開始日期。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勞動關系的起始日期客觀存在,可以根據相關證據確定;其次,缺少結束日期。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應視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主要有兩個原因:1。《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明確規定:“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終止時間不明確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沒有終止日期,符合《勞動合同法》對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定義;2、在實踐中,勞動合同文本通常由用人單位提供,用人單位應對勞動合同的周到性負責。因此,當勞動合同的終止時間較短時,應當對其進行有利于勞動者的解釋。作者不同意上述觀點。首先,無期限勞動合同是雇主和工人約定無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沒有終止日期不能理解為雙方達成共識的結果。其次,將勞動合同理解為標準合同是不恰當的。在實踐中,雖然勞動合同樣本由用人單位提供,但合同當事人權利義務涉及的主要條款只能由雙方協商一致確定,這與標準合同的定義不符。筆者認為,在本案中,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第81條的規定處理,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如果給勞動者造成任何損害,用人單位應承擔賠償責任。(三)勞動合同缺乏對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的處理。目前,是否應承認雙方同意沒有固定的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存在爭議,這導致雇主有權單方面調整工人的工作崗位或工作地點。筆者認為,目前,用人單位無權擅自改變勞動者的工作內容或工作地點。其原因如下:1。雖然雙方未書面約定工作內容和地點,但勞動合同已實際履行。此時,應當認識到,雙方以實際履行的方式就工作內容和地點達成了補充協議;2、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是勞動合同的實質性內容,直接影響勞動者的實質性利益。因此,其變更必須由雙方協商。如果雇主被允許擅自變更,將導致濫用就業管理權,工人的權利無法得到保障。如果勞動合同缺少工作內容和地點,用人單位如需變更工作崗位和地點,應符合《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四)缺少工作時間的處理,勞動合同中的社會保險和勞動報酬四個基本條款所涉及的內容由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在雙方未達成協議的情況下,可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確定。例如,關于工作時間,有《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等規定。關于社會保險,《勞動合同法》第十一條對勞動報酬有明確規定,其他內容也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參考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勸酒可能涉及到侵權嗎
2020-11-18非法集資是什么意思
2020-12-28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商業銀行能否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如何認定挪用公款
2020-11-21住宿時顧客車輛被盜老板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2合同法關于單方終止合同的條件
2020-11-13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個體工商財產保險家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7機動車保險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是否必須一致
2021-03-08如何用投資型保險賺錢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