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承包人變更非農業建設用地農業用途的,承包人依法享有承包土地使用權、收益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權。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17條規定,承包人有義務保持土地的農業用途,不得將其用于非農建設。土地管理法規定了嚴格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審批程序,以及土地征用和使用的審批程序。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必須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經有關人民政府或者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承包人不履行土地管理法規定的批準手續,或者騙取批準,將承包土地用于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處分土地管理法的規定。此外,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履行義務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承包人在合同經營活動中有上述行為的,屬于嚴重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2) 承包人進行破壞性和掠奪性管理,對土地造成永久性損害的,土地永久性損害是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掠奪性管理、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或構筑物、取土、采礦等原因造成的土地荒漠化、鹽堿化和農業破壞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很難用一般的人力物力恢復種植條件的破壞。發包人發現承包人對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損害的,有權制止承包人的行為,并要求承包人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承包人對承包土地造成永久性損害的,發包人有權制止,并有權要求承包人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若干規定》第二十八條規定:“發包人要求承包人賠償因承包人擅自改變土地用途或者破壞性、掠奪性生產經營承包經營標的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3) 承包人未按合同約定支付合同費用的,承包人有按合同約定支付合同費用的義務。承包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期限和金額支付合同費用,不得無故拖延、拒絕或者少付。否則,將構成違約。構成違約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承擔違約責任。因支付合同價款等方面發生爭議的,合同雙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決。《若干規定》第九條規定:“在農業合同中,對合同金額、支付比例、支付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人民法院可以在查明事實和責任的基礎上,主持雙方調解。當事人不愿調解或者調解不成的,依照本規定第八條的規定處理。”。也就是說,人民法院審理農業承包糾紛時,對承包人應當承擔的義務中超出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部分不予保護。但是,采用招標、拍賣方式訂立合同的,應當通過公開招標或者競爭性招標確定合同費用;采用協商方式訂立合同的,應當由雙方協商確定合同費用。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所有公司法人就是老板嗎
2021-02-28工業廠房租賃合同
2021-02-01婚內協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繼承人可以放棄繼承遺產嗎
2020-12-16二審先予執行費用
2020-12-27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2020-12-09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家用車擅改運營,保險公司是否能拒賠
2020-12-21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淺析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欺詐行為的認定與救濟
2020-11-17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投保后投保人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9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的幾點
2021-02-11如何辦理保險索賠程序
2020-11-10承包荒山有年限規定嗎
2021-03-03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處分權能是指什么
2020-12-26棚改項目土地出讓金是否可以用于拆遷安置費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