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和程序解除勞動合同是指勞動合同生效后,滿足一定條件后,由于一方或雙方意愿的表達,合同關系消滅的法律行為法定解散、協商解散和約定解散。勞動者可以通過這三種方式解除勞動合同,但在實踐中,應注意不同解除方式的條件和程序,以避免勞動爭議。本文分析介紹了勞動者解除合同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法定解除是指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依法解除合同,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根據《勞動法》等法律法規,勞動者依法解除合同的主要情況有以下幾種:。辭職權:中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應當在勞動合同終止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 勞動部辦公廳(勞辦發〔1995〕324號)規定:“如果勞動者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這不僅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如果勞動者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則無需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30天后,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當辦理。這是《勞動法》賦予勞動者的選擇職業的權利。這是勞動者的一項基本權利。通常被稱為“辭職權”“.工人行使辭職權時,只要提前30天發出書面通知,即可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無需雇主同意。勞動合同將在30天期滿后正式終止。工人行使辭職權時,應注意兩點:第一,如果合同約定違約金,或者用人單位支付培訓費等,勞動者在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按照約定承擔賠償責任;第二,提前通知的日期應符合法律規定,否則用人單位可能不會同意終止勞動合同。特殊終止權:《勞動法》第3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1)在試用期內;(2)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3)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并可支付賠償:(1)以暴力、威脅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2) 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3) 無故扣留或者拖延勞動者工資的;(4) 拒絕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的;(5) 支付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勞動者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扭送與強制傳喚有區別嗎
2021-02-20不履行撫養義務能否得到贍養
2021-02-13固定資產貸款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1如何寫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2-25人身損害賠償法全文是什么
2021-01-02沒煙草證賣煙怎么處理
2021-03-21支票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8怎么中止孩子的探望權
2021-01-23民事執行基本原則
2020-12-23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離婚協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司機怎么與傷者簽免責條款呢
2021-03-16半路夫妻領證后有繼承權嗎
2020-12-21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買期房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3-04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2021-01-29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