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海商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有效的海上救助法,或者有權要求救助賠償,必須符合以下五個條件:(1)救助發生在海上或者與海洋有關的通航水域。海上風險遠遠大于陸上風險,這是建立海上救助制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我國《海商法》規定,救助人的救助行為必須發生在海上或者與海洋相連的通航水域。(2)救助對象必須是法律承認的救助對象。中國海商法承認的救助對象是船舶和其他財產。其中,船舶是指《海商法》第三條所稱船舶以及與之有救助關系的其他非軍用、政府公務船舶。也就是說,一艘打撈船舶和被打撈船舶必須是《中國海商法》第三條所指的船舶,而另一艘船舶可以是內河船舶、內湖船舶和總噸位不足20噸的非用于軍事或政府公務的小型船舶。(3)被救對象必須遭遇海上危險。海上危險的存在是發生救助的前提。只有當船舶或其他財產面臨可能造成損失的真空危險時,才有必要進行救助。(4)救助必須是自愿的。自愿原則是海上救助的構成要件之一。自愿,是指雙方的自愿,即救助方提供救助服務的意愿和被救助方接受救助服務的意愿。對救助人而言,自愿是指他在法律和義務上沒有義務救助遇險的海洋財產。如果救助成功,他有權獲得救助報酬,他將不進行救助或承擔任何責任。(5)救助必須有效。有效指全部或部分救出遇險船舶或其他財產。有救助事實但無救助效果的,不得要求救助報酬,海上救助不能成立。這是國際公約和各國海商法普遍接受的一項重要海上救助原則——“無效果、無報酬”原則,目的是防止和減少海洋環境污染的發生,鼓勵救助方救助可能或已經造成海洋環境污染的船舶或船上貨物,1989年《國際救助公約》增加了“特別賠償條款”,規定救助人對救助財產沒有效力,無權領取救助報酬。但是,如果救助方救助有海洋環境污染損害危險的船舶或船上貨物,在其他法律或合同另有規定的情況下,救助未取得成果的,仍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179條的規定獲得特別賠償,仍然可以獲得救助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連帶責任是否關系到子女
2021-02-07廣告中說明賠償屬于要約邀請嗎
2021-03-11格式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可以更改
2021-01-17簽訂合同認購書效力
2021-03-09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保險抗辯權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新保險法有沒有規定保險公司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06土地互換合法嗎
2020-11-16航拍圖能不能作為認定違法建筑的依據
2021-03-02農民如何在征地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征地流程有哪些拆遷補償項目
2020-11-17已遷出的人還有獲得拆遷補償的權利嗎
2021-02-09房屋征收條例受爭議 廣州舊城改造傾向協商拆遷
2021-02-19征地拆遷中哪些文件可以簽字
2020-11-21拆遷律師如何為企業拆遷爭取最大利益
2021-02-04上海高院關于審理房屋拆遷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2021-01-03北京市的房屋拆遷的評估規則是怎樣的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