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案是一場披上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中國政府的立場一直非常明確。它不接受或參與。無論仲裁案件的結果如何,對中國都沒有約束力
無論如何仔細包裝,南海仲裁案件本質上是一個領土主權和海洋劃界問題。領土主權爭端不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范性事項;關于海洋劃界,中國政府早在2006年就根據《公約》的規定作出了排除性聲明,仲裁庭對這些問題沒有管轄權。
<南海各方行為聲明第4條明確規定:“直接有關主權國家應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其領土和管轄爭端”。20世紀90年代以來,兩國在聯合聲明、聯合公報等雙邊文件中多次確認通過談判協商解決有關爭端。事實上,這排除了通過仲裁解決的可能性。
任意擴大仲裁庭的權力,并將不屬于其自身管轄權的事項包括在內,是對《公約》強制爭端解決程序的濫用。當然,中國不接受或參與
政治問題被包裝成法律糾紛
菲律賓提起南海仲裁案,實際上是將政治問題包裝成法律糾紛
南海仲裁案絕不是一場簡單的法律糾紛,而是一場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其實質是企圖將非法占領的中國島礁據為己有,削弱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近年來,“南海問題”之所以成為“熱點”,與大國關系和地緣政治有關。南海仲裁案不應簡單地置于國際法的框架下進行分析,而應置于一般的國際政治背景下進行分析。一些學者指出,一些域外國家不斷為菲律賓提交仲裁“平臺”,聲稱南海爭端應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解決。然而,他們不僅是公約的締約方,而且在歷史上多次適用和放棄國際法原則,這充分暴露了他們的虛偽
中國的立場不會因此而改變
仲裁庭可能會對中國做出裁決。無論仲裁庭做出什么裁決,都沒有法律效力,中國也不會接受
中國政府對南海仲裁案的態度可以概括為“四不”,即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這是為了維護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維護公約爭端解決機制的有效性、嚴肅性和完整性
由于仲裁庭一開始沒有管轄權,無論裁決是有利的還是不利的,都不具有法律效力,當然也不存在強制執行的問題
仲裁庭做出裁決后,可能會在短期內給國際社會帶來有關中國的“負面消息”,這應該從理性和長遠的角度來看待。中國應保持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政策和態度,以積極的態度繼續為南海的和平與穩定而努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產判決書強制執行費用如何規定的
2021-02-02涉及財產的律師收費適用什么收費方式
2021-02-26酒駕造成車禍造成傷亡怎么處理
2020-12-08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發生交通事故訴訟糾紛要做些什么
2020-11-13一方死亡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1-01-14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外貿合同怎么認定簽字效力
2021-01-31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貨物掉落砸傷交強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12射幸契約 AleatoryContract
2021-01-21女人能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嗎
2021-01-19土地出讓附著物怎么交稅
2020-12-28女方未婚戶口未遷拆遷可賠償嗎
2020-11-20邯鄲空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04已經財產保全房屋拆遷款怎么辦
2020-11-17企業拆遷補償款賬務處理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