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直接受害人因傷害事故死亡的,其近親屬作為間接受害人有獨立的損害賠償請求權。一是近親屬范圍: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祖父母、孫子孫女。二是對于財產中的死亡賠償金,司法解釋采用繼承損失理論,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規定的法定繼承順序,由配偶、父母、子女作為一級繼承人共同繼承。第一順序沒有繼承人的,由第二順序的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子女的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但是,在同一繼承順序中,繼承份額原則上應當根據共同生活的密切程度確定,而不是繼承法第十三條規定的同一順序一般平等的原則。也就是說,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應由家庭生活共同體成員共同取得。當事人沒有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分割。當事人要求分割的,還應當在共同考慮家庭生活密切性的前提下,考慮同一順序的繼承人是否可以單獨要求被扶養人的生活費,以達到適當的平衡。
根據上述司法解釋精神,筆者認為,在本次糾紛中,父母與妻子對丈夫的死亡賠償金具有共同所有權。如果要求法院分居,因為父母可以獲得被贍養人生活費的額外補償,法院可以考慮家庭生活的程度,多分配給妻子平衡。相關案例:
張先生問:我妻子王某死于交通事故,肇事者賠償死亡賠償金20萬元,喪葬費近2萬元,死亡母親撫養費1.4萬元。我和婆婆對喪葬費和撫養費的分配沒有爭議,但對死亡賠償金的分配有爭議。筆者認為,死亡賠償金應當是夫妻共同財產的一部分。首先,賠償金的一半歸我,另一半由我婆婆和我作為法定繼承人按照《繼承法》的規定作為王某的遺產進行分配。婆婆認為,死亡賠償金應屬于王某的遺產,按照繼承法的有關規定,應由王某的法定繼承人繼承。死亡賠償金該如何分配?繼承是指死者留下的個人合法財產。死亡賠償金不是王某死后留下的財產,不應視為遺產。同時,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夫妻在婚姻關系中取得的財產。顯然,死亡賠償金不是夫妻共同財產。目前,死亡賠償金的具體分配尚無明確的法律依據,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九條的規定,死亡賠償金采用“繼承與損失說”,確認死亡賠償金的性質為未來收入損失賠償,其性質屬于財產損失賠償。因此,我們認為,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應由家屬共同取得,并應根據死者的親近程度和經濟依賴程度適當分配,而不是平分一半。因此,作為丈夫,張某應該獲得更多的死亡賠償金。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認定書最多延長多久
2020-11-28如何辦理提前解除抵押合同
2021-03-03未盡贍養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房屋遺產繼承立案執行多長時間
2020-12-09離婚財產分割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1-04未約定授權期限合同不成立嗎
2020-11-14買了小產權房怎么辦
2020-12-28在哪些情形下勞動合同將會終止效力
2021-02-12違反競業限制造成實際損失如何舉證
2020-12-11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保險合同是否為有名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3-03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航空公司騙旅客下機改簽延誤應如何理賠
2021-01-24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保險公司賠付不及時,需要賠償其損失嗎
2021-01-22保險中介是什么意思
2020-12-20買保險時不如實告知的后果是什么
2021-02-27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