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根據飲酒的程度不同,包括了醉酒駕駛和酒后駕駛。以往對于因飲酒或者醉酒駕車而致死傷的案件,我國司法機關主要以行為人違反交通安全法律法 規為根據,認定行為人構成交通肇事罪。根據刑法典第133條規定,交通肇事罪的基本犯罪構成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司法機關在實際處理中,大多較為寬緩地對待“酒駕”肇事案件,要么判刑較輕,要 么在賠償到位的情況下適用緩刑,甚至免予刑事處罰。
實際上,對于行為人在“酒駕”肇事后逃逸致人傷亡行為之定性需要具體分析,其中尤為關鍵的是行為人對逃逸行為及其后果在主觀心態上是出于過于自 信的過失,還是間接故意?這涉及對“酒駕”肇事行為是定交通肇事罪,還是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當然,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刑法中“肇事”類犯罪往往限 于過失,而本文所探討的“肇事”不限于過失,意指醉酒或者飲酒之后駕車造成了人員死傷或是重大財產毀損的嚴重后果而觸犯刑律的這一類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9月8日上午的新聞發布會中所支持的孫*銘、黎景全兩個案件的判決說明中認為,行為人第一次肇事之后又連續沖撞的,就應 當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誠然,孫*銘案件、黎景全案件中認定行為人在第一沖撞后產生間接故意的放任心理是完全可以成立的,特別是黎景全案件中行 為人竟然又加大油門沖撞,是典型的放任心理,屬于犯罪的間接故意。但是,對“酒駕”肇事行為的定性不能絕對化,第一次肇事應當為過失,后面的連續沖撞如何 定性,還是需要進一步區分行為人的主觀心態,尤其是出現連環事故的情況下,肇事車輛對后面車輛撞擊完全可能是因為車輛本身的失控所致,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 推定行為人一定具有放任危害公共安全的罪過。因此,在認定行為人是否具有間接故意時,不能簡單地根據沖撞次數,而是應當依據當時案情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離婚答辯狀范文怎么寫
2021-01-01二次法院起訴離婚程序是什么?
2021-03-02家暴離婚孩子歸誰,怎么確定子女撫養權
2021-02-01訴訟離婚訴訟費需要花多少錢?
2020-11-132020最新單方起訴離婚流程
2021-01-25現役軍人離婚案件管轄權如何確定
2020-12-04起訴離婚律師費用是多少
2020-11-14離婚如何打官司,打離婚官司應注意什么
2021-03-15怎樣才能變更孩子的撫養權呢?
2021-01-06出生證明怎么補辦
2020-12-09未成年子女撫養費的計算方式是怎樣的
2021-01-01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次數
2020-11-28我國非婚生子女怎么上戶口新政策?
2020-12-02父子關系證明模板
2021-01-17離婚孩子撫養權問題怎么解決
2021-03-24離婚案件孩子撫養權問題有哪些?
2020-11-13被撫養人生活費起算時間有什么要求
2020-12-16被撫養人生活費如何取得
2020-12-16婚后個人財產協議該怎么寫?
2020-11-27離婚損害賠償提出時間是多久,婚外情離婚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