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做什么事情。只有學會團結他人,堅定信念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在戰爭前期,為了達到自己某些目的或因為其他原因,發布不實的言論,或者惡意傳播虛假信息,都是不被法律和道德所允許的行為,那么在法律上關于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的認定是怎樣的?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認定
(一)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
關鍵在于把握以下幾點:
(1)是否實施了捏造事實的行為。如果沒有捏造事實,而是散布有關我方不利的真實情況,即使擾亂了軍心,也不能以本罪論處。如果所散布的是有關軍事機密,如我軍的傷亡人數、戰役失利等情況,構成犯罪,應以故意(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軍人則以故意(過失)泄路軍事秘密罪論處。
(2)是否針對軍人散布,雖有捏造事實行為,但是僅在幾個親朋好友之間擴散,為顯示自己消息靈通,實際也沒宣揚、傳播到軍隊的,則不應以本罪論處。
(3)是否是在戰時捏造并擴散。不在戰時而在平時,雖然捏造了一些事實,如編造軍隊首長偏私愛私,在轉業安置、入黨提干、提職調資等方面違法亂紀,造成人心浮動、軍心不穩的,由于其與作戰利益無關,亦不能以本罪論處。
(4)所造謠言內容是否足以擾亂軍心。
(二)區分本罪與戰時故意提供虛假敵情罪的界限
兩者在主觀上都出于故意,在客觀方面都有在戰時向他人提供虛假事實的行為,區別在于:
(1)所涉及的內容不完全相同。本罪所捏造的事實既可以是有關敵人的情況,又可以是有關我方的情況;而后者行為只能是敵方的虛假情況。
(2)所擴散的對象不同。本罪所針對的對象是不特定的軍人;而后者一般則是向特定的武裝部隊機關、首長或專門收集情報的人員予以提供。
(3)對結果的要求不同。本罪屬行為犯,行為人一實施造謠惑眾行為,只要足以擾亂軍心,即可構成本罪且為既遂;而后者為結果犯,只有提供虛假敵情的行為,造成了嚴重的實際后果才可構成其罪。行為人捏造虛假敵情既向武裝部隊提供,又向不特定人加以擴散而擾亂軍心的,宜以牽連犯從一重罪論處,而不實行兩罪并罰。
希望對您有幫助。當有疑似行為發生時,相關人員會根據你所說的不實言論,進行判定,根據情節的輕重和造成的后果輕重來進行處罰。所以不要做害人害己的事情,要時刻敬畏法律,保持真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除同居關系的子女撫養權如何確定
2021-01-27一方在離婚期間貸款買車如何分割?
2021-02-09沒有戶口本,身份證怎么領取離婚證
2020-11-28離婚判決書有哪些內容
2020-12-22起訴離婚律師費用是多少
2020-11-12為什么近年來中國夫妻離婚率在不斷的上升?
2021-02-27離婚手續需要的證件有哪些
2021-01-06孩子出生證明丟了怎么辦?
2021-03-12變更撫養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05孩子撫養權歸屬問題怎么解決,撫養費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28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標準是多少
2020-11-21未婚生子女由誰撫養?
2020-12-18出生證明公證有效期
2021-02-02超生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1-03-01斷絕父子關系證明要求范本?
2020-12-152020婚姻法子女撫養權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19離婚女方怎么爭取孩子撫養權?
2021-02-10離婚小孩撫養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17被扶養人生活費怎樣計算
2021-02-14離婚房產過戶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