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小孩、精神病患者都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需要有監護人代理他們的民事行為。那我國法律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認定有哪些規定?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提供相關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一、最新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如何認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包括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民法典》:第二十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一百四十四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其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按照人的精神狀態、精神疾病來判斷其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時,因為這涉及到一個公民的權利能力問題,所以必須經過嚴格的法律程序,
1、被申請宣告人必須是精神病人;
2、必須經利害關系人申請;
3、以法定程序宣告;
4、必須由法院以判決的形式宣告。
二、無民事能力人法律責任
當事人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因為其主體資格的限制,無法承擔民事責任。雖然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不能承擔或在承擔民事責任時受到限制,但是他們或她們在侵犯他人權利或利益時應該是直接侵害人,所以他們或她們是不能擺脫成為民事被告的風險。不過雖然他們或她們是被告,但是承擔責任或部分責任的主體卻是他們或她們的監護人。
監護人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為什么要禁止近親結婚?
2020-11-07怎么收集丈夫婚外情證據?
2020-12-01離婚判決書和離婚證一樣嗎
2020-11-14分居兩年可以自動離婚嗎?
2021-01-06離婚訴訟費用由誰承擔?
2021-02-13夫妻離婚協議書格式范文是什么
2020-12-27孕期起訴離婚程序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3感情破裂離婚起訴書怎么寫?
2020-11-26小孩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1-03-04變更撫養權起訴狀范文
2021-03-19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時間怎么規定的
2021-03-11子女撫養權協議書格式是什么?
2021-03-17婚姻法子女撫養權解釋規定是什么?
2021-03-04離婚子女撫養權協議怎么寫?
2021-03-13訴訟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0-12-09新婚姻法關于離婚財產分割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9一方出軌離婚財產分割?
2021-02-25離婚財產分割有何法律規定
2021-02-06因一方出軌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042020年離婚損害賠償起訴狀范文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