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一、《民法典》物權編
物權編是為了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明確物的歸屬,發揮物的效用,保護權利人的物權,根據《憲法》,制定的法規。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于2007年(丁亥年)3月16日通過,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權編的性質是私法:私法性質是基于民法的性質產生的;物權編所調整的基本內容仍是民事主體之間發生的民事法律關系。物權編是財產法;強行法;普通法;固有法。
物權編的基本原則,是物權編所直接或者間接確立的、貫穿于物權制度中的法律實施之根本準則,包括守法準則、司法準則、執法準則和法律監督準則。
二、物權編的基本原則
1、物權法定原則。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六條,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就是這一原則的體現。這一原則要求物權的類型、各類物權的內容、效力,以及創設的方式,都由法律直接規定,不能由當事人任意創設。
2、公示、公信原則。 公示就是物權的設立、轉移必須公開、透明。公示原則就是要求將物權設立、轉移的事實通過一定的方式向社會公開,使其他人知道物權變動的狀況,以利于保護第三人的利益,維護交易的安全和秩序。公示的方法除了法律另有規定外,就是到特定的國家機關進行登記。
3、物權平等保護原則。 “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這是一個立法理念的進步,也是對《憲法》規定的公民財產權利的民法化和有力確認。“私人”與國家、集體、其他權利人并列相提。 ?
4、維護公共利益與物權之恰當平衡 權利之行使皆有界限,不得越界,否則必然侵入他人的權利領域,釀致侵權責任。物權的取得和行使,概莫能外。在這里,“他人”包括單個的人和作為社會整體之人的群體,謂之公眾。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和其他個人利益之間需要作出恰當的平衡。所以,我國《民法典》物權編規定,物權的取得和行使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5、一物一權原則。 一物就是指的一個完整的、獨立物而不是指它的某一部分,一權就是在這個物上只能設一個所有權,也就是一物不能有二主。
6、特別法優先原則 為了融洽和調和《民法典》物權編和其他與對物權相關的法律對同一事項的規定,我國《民法典》物權編遵循“特別法優先” 的原理,規定說,“相關法律對物權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可見,我國《民法典》物權編并非調整物權關系的唯一法律依據。
以上就是《民法典》物權編的基本原則的全部內容,為了維護物權的平等,對物權的種類和內容進行法律規定,受到了法律的保護,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并且說明了一個事物只能有一個所有權。同時,在《民法典》物權編的基本原則中規定物權的行使要遵守法律,希望上述介紹可以幫助到大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證辦理預約嗎,結婚證登記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28辦理離婚協議公證書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8女方法院起訴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8新婚姻法離婚后債務如何規定
2020-11-16離婚必須找律師嗎?
2021-02-20打離婚官司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1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04離婚子女撫養權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0-12-24怎樣變更監護權
2020-12-27孩子撫養權變更條件和手續
2021-03-02什么條件可以上訴變更撫養權
2021-03-12怎么寫子女撫養權協議書?
2021-01-02新婚姻法子女撫養權如何規定的?
2021-02-19怎么變更離婚子女撫養權協議是怎樣的?
2020-11-21離婚孩子撫養權變更條件及手續是什么
2021-01-13被撫養人生活費起算時間有什么要求
2020-12-16協議離婚孩子撫養權爭奪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3-15怎么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3-04一方出軌離婚財產分割?
2021-02-25離婚如何分割按揭房
2020-12-12